基于生活圈的城乡管治理论研究

被引:14
作者
刘云刚
侯璐璐
机构
[1] 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广东省城市化与地理环境空间模拟重点实验室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关键词
生活圈; 城乡规划; 管治; 协作; 中国;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U984 [城市规划];
学科分类号
081303 ; 083302 ; 1204 ;
摘要
既有的城乡管治理论强调多方协作参与,但对中国国情条件下具体参与机制总结不足。基于日本生活圈规划的组织理念,探讨政府、市场、社会共同合作的公共服务供给和城乡管治模式,指出生活圈的构建有利于发挥城乡管治中各主体的积极作用,化解我国目前城乡一体化建设中公共服务供给不足的问题,实现区域共赢发展。具体以广东省鹤山市为案例,尝试通过生活圈规划应对公共服务供给低效不足的现状,形成宏观、中观、微观多层面多元的公共服务配给方式,以期为我国开展基于生活圈的城乡管治提供可借鉴的思路。
引用
收藏
页码:1 / 7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城乡协调发展背景下政府职能转变研究.[D].杜晓溪.华中师范大学.2011, 10
[2]   国内外生活圈规划研究与规划实践进展述评 [J].
肖作鹏 ;
柴彦威 ;
张艳 .
规划师, 2014, 30 (10) :89-95
[3]   邻避设施规划的协作管治问题——以广州两座垃圾焚烧发电厂选址为例 [J].
胡燕 ;
孙羿 ;
陈振光 .
城市规划, 2013, 37 (06) :16-19
[4]   城市群规划中的管治研究——以绍兴城市群规划为例 [J].
顾朝林 ;
王颖 .
人文地理, 2013, 28 (02) :61-66
[5]   中国城市与区域管治研究十年回顾与前瞻 [J].
胡燕 ;
孙羿 ;
陈振光 .
人文地理, 2013, 28 (02) :74-78
[6]   城乡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布局均等化研究——以常州市教育设施为例 [J].
张京祥 ;
葛志兵 ;
罗震东 ;
孙姗姗 .
城市规划, 2012, 36 (02) :9-15
[7]   转型中国的地方管治:海外学者的观点 [J].
罗小龙 .
人文地理, 2009, 24 (06) :24-28+35
[8]   从“区域绿地”到“政策分区”——广东城乡区域空间管治思想的嬗变 [J].
宋劲松 ;
罗小虹 .
城市规划, 2006, (11) :51-56
[9]   管治理念与中国城市规划的公众参与 [J].
罗小龙 ;
张京祥 .
城市规划汇刊, 2001, (02) :59-62+80
[10]   西方城市管治:概念与模式 [J].
陈振光 ;
胡燕 .
城市规划, 2000, (09) :11-1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