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漠河岸林胡杨和柽柳群落小气候特征研究

被引:28
作者
司建华
冯起
张小由
苏永红
吉喜斌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甘肃兰州,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甘肃兰州,甘肃兰州,甘肃兰州,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甘肃兰州,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
关键词
极端干旱区; 荒漠河岸林; 胡杨; 柽柳; 小气候;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63.2 [小气候];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1 ;
摘要
在内蒙古额济纳旗运用微气象学方法以多路传感器同步观测的方式对极端干旱区荒漠河岸林小气候进行了观测。对我国极端干旱区荒漠河岸林胡杨和柽柳群落内的小气候特征与空旷地的差异进行了初步的探讨,并分析了产生这些差异的原因。结果表明:荒漠河岸林具有独特的小气候作用。具有改变太阳辐射、调节近地层地表及地下温度、缩小温差、降低风速、增加土壤湿度和提高空气湿度等重要生态作用。(1)胡杨和柽柳群落均起到了改变太阳辐射的作用,林冠层顶部的太阳总辐射量月平均值分别为341.72MJ.m-2、345.14MJ.m-2,林冠遮蔽使胡杨和柽柳林内总辐射比林外分别减少49.8%、49.3%;(2)生长季胡杨和柽柳林内的气温均低于林外,胡杨林平均比对照低1.62℃,柽柳林平均比对照低0.83℃,而且森林覆盖率越高降温作用越明显;群落上层气温高于群落下层,气温随高度增加而增加;(3)林内平均大气相对湿度均高于林外,胡杨林生长季比对照平均高8.5%,柽柳林平均比对照大4.2%。胡杨林地空气相对湿度各月值高于柽柳林地,平均湿度比柽柳高4.33%;(4)柽柳林月平均土壤温度(19.43℃)高于胡杨林地(18.20℃);(5)林内风速低于林外,胡杨林地平均风速为0.33m.s-1,比林外降低了2.7m.s-1;柽柳林平均风速为0.72m.s-1,比林外降低了2.31m.s-1。胡杨林比柽柳林对风的阻挡作用强。
引用
收藏
页码:668 / 674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干旱区典型植物生长与地下水位关系的模型研究 [J].
张丽 ;
董增川 ;
黄晓玲 .
中国沙漠, 2004, (01) :112-115
[2]   热带森林不同生长时期的小气候特征 [J].
张一平 ;
刘玉洪 ;
马友鑫 ;
王进欣 ;
窦军霞 ;
郭萍 .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2, (01) :83-87
[3]   干旱、半干旱地区乔灌木树种耐旱性及林地水分动态研究进展 [J].
张国盛 .
中国沙漠, 2000, (04) :19-24
[4]   鼎湖山季风常绿阔叶林小气候特征分析 [J].
闫俊华 ;
周国逸 ;
韦琴 .
武汉植物学研究, 2000, (05) :397-404
[5]   干旱区绿洲发展与环境协调研究 [J].
傅小锋 .
中国沙漠, 2000, (02) :96-99
[6]   大青山水源涵养林小气候观测研究 [J].
白育英 .
内蒙古林学院学报, 1999, (03) :23-28
[7]   青冈常绿阔叶林内的小气候特征 [J].
常杰 ;
潘晓东 ;
葛滢 ;
陈增鸿 ;
刘珂 ;
陈启常 .
生态学报, 1999, (01) :3-5
[8]   环境植物生理学定量研究的若干进展 [J].
冯金朝 ;
黄子琛 ;
张承烈 ;
梁厚果 .
中国沙漠, 1997, (01) :91-96
[9]   暖温带落叶阔叶林辐射能量环境初步研究 [J].
孙雪峰,陈灵芝 .
生态学报, 1995, (03) :278-286
[10]   腾格里沙漠沙坡头地区植物生长与水分平衡的初步研究 [J].
陈荷生 ;
康跃虎 ;
冯今朝 .
中国沙漠, 1991, (02) :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