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孔低渗砂岩储层特征及岩石物理实验分析

被引:21
作者
邹德江
于兴河
机构
[1]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能源学院
关键词
低孔低渗储层; 地质成因; 成岩作用; 测井响应; 岩石物理实验;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随着石油勘探和开发程度的延伸,低孔渗油田储量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低孔低渗储层压实程度高,成岩作用复杂,地质解释模型和测井解释模型拟合复杂。低孔低渗储层孔隙的形成和演化受成岩作用的控制,主要成岩作用有机械压实作用、胶结作用和溶蚀作用。压实作用、胶结作用不利于孔隙的演化,而溶蚀作用有利于次生孔隙的形成。从岩石物理实验的角度开展研究,分析了低孔低渗岩石地层因素与孔隙度、电阻增大率与含油饱和度的关系以及核磁共振横向驰豫(T2谱)特性等。对低孔低渗砂岩与常规砂岩物性进行了对比分析。指出了低孔渗储层岩石物理特征的特殊性,为准确测井解释油气层提供了依据。
引用
收藏
页码:12 / 14+13 +13-14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9 条
  • [1] 利用测井资料研究特低渗储层的沉积相带
    宋子齐
    赵宏宇
    唐长久
    潘艇
    陈鲲鹏
    [J]. 石油地质与工程, 2006, (06) : 18 - 21+25+5
  • [2] 一种识别安棚低渗透油藏有效储层的新方法
    马培申
    李红茹
    李红
    刘瑜莉
    李希梅
    吴慧平
    [J]. 石油地质与工程, 2006, (05) : 27 - 28+31
  • [3] 灰色系统评价特低渗透油藏方法研究及应用
    宋子齐
    刘青莲
    郭睿
    陈荣环
    白振强
    康立明
    [J].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2004, (01) : 1 - 3+81
  • [4] 东营凹陷北部陡坡带西段水下扇储层成岩作用与孔隙演化
    张建忠
    许建华
    [J].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2003, (05) : 8 - 9+5
  • [5] 河141区块注入水水质对储层的伤害
    吴云桐
    林永红
    汤战宏
    张文
    张书栋
    李景营
    [J].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2003, (04) : 64 - 66+8
  • [6] 陕北富县延长组特低孔渗砂岩储层控制因素分析
    李春玉
    谢渊
    刘绍光
    黄宏伟
    李明辉
    [J]. 成都理工学院学报, 2002, (03) : 285 - 289
  • [7] 低渗透油田高效开发决策论[M]. - 石油工业出版社 , 李道品著, 2003
  • [8] 低渗透砂岩油田开发[M]. - 石油工业出版社 , 李道品等著, 1997
  • [9] 碎屑岩储层沉积基础[M]. - 石油工业出版社 , 裘亦楠编著, 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