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行为的主体、动机和发生机制——兼论国内对志愿者运动的误读

被引:36
作者
孙宝云
孙广厦
机构
[1] 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
关键词
志愿行为; 误读; 主体; 动机; 社团;
D O I
10.16501/j.cnki.50-1019/d.2007.06.030
中图分类号
D632.9 [其他];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回首志愿者运动在中国已经走完的13年历程,对比西方国家半数以上的参加人数和国内不超过2%的参与率,笔者发现其实我们对这个舶来品有太多误读:从志愿者的主体看,西方国家是社会而国内则是政府部门;从动机看,西方国家强调多样并存,并把单纯利己和为己利他作为主要推动力,而国内则选择单一价值取向即无私利他;从发生机制看,西方的志愿者运动覆盖范围极广,从盈利性、非盈利性、服务性组织到倡导性、表达性、非服务性组织,而中国则只有非盈利性、服务性组织。本文认为这些误读不仅严重影响了志愿者运动在中国的发展,而且将制约市民社会在中国的成长。
引用
收藏
页码:118 / 121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9 条
  • [1] Social Participation and Charitable Giv-ing:a Multivariate Analysis. Schervish P,Havens J. Voluntas . 1997
  • [2] American‘s Nonprofit Sector:A Primer. Lester.M Salamon. . 1999
  • [3] 致命的自负[M].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英)F.A.哈耶克(F.A.Hayek)著, 2000
  • [4] 中国青年志愿者行动研究报告(续)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团中央青年志愿者行动指导中心课题组
    张卫民
    郝瑞庭
    彭泗清
    [J]. 中国青年研究, 2001, (03) : 44 - 50
  • [5] Giving and Volunteering in the U-nited States. Hodgkinson V,,Weitzman M. . 1996
  • [6] 北京青年志愿者行动调查报告
    梁绿琦
    余逸群
    纪秋发
    穆青
    [J]. 青年研究, 2005, (07) : 27 - 35
  • [7] Satisfaction and Change:a Survey of Volun-teers in Hospice Organization. Field D,Johnson. Social Science and Medicine . 1993
  • [8] 第三域的兴起[M]. 复旦大学出版社 , 李亚平,于海编选, 1998
  • [9] Social participation and charitable giving: A multivariate analysis[J] . Paul G. Schervish,John J. Havens. &nbspVoluntas . 1997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