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雅鲁藏布江雄村河段及其支流底栖动物初步研究

被引:21
作者
赵伟华 [1 ,2 ]
刘学勤 [1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2]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关键词
西藏; 雅鲁藏布江; 底栖动物; 群落结构;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Q958.8 [水生动物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2007年6月对西藏雅鲁藏布江雄村河段及其支流底栖动物进行了调查。共采集到底栖动物47种,隶属于20科42属,其中水生昆虫种类最多(92.8%)。干、支流底栖动物种类组成差异较大,且支流物种多样性高于干流。干流底栖动物现存量明显小于支流,干流密度和生物量(干重)均值分别为38.5±9.8 ind/m2和0.010±0.003g/m2,支流均值分别为130.2±15.0 ind/m2和0.055±0.040 g/m2。干流优势种为3种摇蚊科幼虫和1种腹足类;支流优势种为3种蜉蝣目稚虫和1种摇蚊科幼虫。在功能摄食类群方面,干流以直接收集者和刮食者为主,支流以直接收集者和捕食者为主。分析表明,干、支流底栖动物群落结构的差异主要与底质类型有关。比较发现,雅鲁藏布江与喜马拉雅山南坡河流底栖动物群落结构的差异较大;高海拔地区底栖动物现存量明显低于低海拔地区河流。
引用
收藏
页码:281 / 286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汉江流域上游支流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特征与生物多样性 [J].
闫云君 ;
李晓宇 .
湖泊科学, 2007, (05) :585-591
[2]   典型河床底质组成中底栖动物群落及多样性 [J].
段学花 ;
王兆印 ;
程东升 .
生态学报, 2007, (04) :1664-1672
[3]   长江江苏段底栖动物群落结构现状及其水质的初步评价 [J].
夏爱军 ;
陈校辉 ;
蔡永祥 ;
彭刚 ;
王明华 .
海洋渔业, 2006, (04) :272-277
[4]   溪流底栖动物定量与半定量采样法比较研究 [J].
王备新 ;
杨莲芳 .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2006, (05) :719-721
[5]   青藏高原生物多样性保护研究 [J].
马生林 .
青海民族学院学报, 2004, (04) :76-78
[6]   西藏日喀则地区气候变化分析 [J].
顿珠次仁 ;
石运强 .
气象, 2000, (01) :46-50
[7]  
中国小蚓类研究[M]. 高等教育出版社 , 王洪铸[著], 2002
[8]  
普通生态学[M]. 高等教育出版社 , 孙儒泳等编, 1993
[9]  
香溪河底栖动物时空动态、生物完整性及小水电站的影响研究. 渠晓东.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 2006
[10]  
A taxonomical study of the Naididae. Sperber, C. Zoologiska Bidrag fran Uppsala . 19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