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沙江干热河谷新银合欢人工林枯落物层持水特性研究

被引:35
作者
方海东
纪中华
杨艳鲜
拜得珍
廖承飞
机构
[1] 云南省农科院热区生态农业研究所
关键词
干热河谷; 新银合欢; 枯落物; 持水特性;
D O I
10.13870/j.cnki.stbcxb.2005.05.013
中图分类号
S715 [森林水文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通过对金沙江干热河谷新银合欢人工林内枯落物层持水特性的试验研究,总结出林内枯落物层的持水特性。结果表明,新银合欢林内枯落物全年凋落总量为7.03 t/hm2,月平均为0.59 t/hm2,枯落物层的厚度为2.14.5cm,其中12月凋落最盛。枯落物的自然含水量月平均为25.27%,最大月出现在8月,与该区域的降水有较好的拟合关系,但存在滞后效应。持水速率在0.5 h内迅速增大,在浸泡48 h后基本达到最大值,在0.5 h内林内枯落物可以吸收1.2 mm的降水,当降水<11.72 mm时新银合欢林内不会产生径流。饱和持水率变化范围在66.94%-182.86%,最大持水量为自重的2倍以上,自然含水量与饱和持水率的关系在雨季呈正相关,而在旱季相关关系不明显。
引用
收藏
页码:54 / 57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山东省石灰岩山区灌木林枯落物持水性能的研究 [J].
李红云 ;
杨吉华 ;
鲍玉海 ;
郑兆亮 ;
贝桂民 .
水土保持学报, 2005, (01) :44-48
[2]   重庆四面山森林枯落物和土壤水文效应 [J].
饶良懿 ;
朱金兆 ;
毕华兴 .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2005, (01) :33-37
[3]   岷江上游人工油松林凋落量及其持水特征 [J].
鲍文 ;
包维楷 ;
丁德蓉 ;
何丙辉 .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 (05) :567-571
[4]   元谋干热河谷坡耕地土壤侵蚀造成的土地退化 [J].
陈奇伯 ;
王克勤 ;
李金洪 ;
朱国进 ;
李跃 .
山地学报, 2004, (05) :528-532
[5]   亚高山针叶林人工恢复过程中凋落物动态分析 [J].
林波 ;
刘庆 ;
吴彦 ;
何海 ;
乔永康 .
应用生态学报, 2004, (09) :1491-1496
[6]   三江平原小叶章湿地枯落物分解及其影响因子研究 [J].
高俊琴 ;
欧阳华 ;
吕宪国 ;
王刚 ;
不详 .
水土保持学报 , 2004, (04) :121-124+136
[7]   鼎湖山针阔叶混交林生态系统水文效应研究 [J].
尹光彩 ;
周国逸 ;
刘景时 ;
张德强 ;
王旭 .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2004, (03) :195-201
[8]   金沙江干热河谷脆弱生态系统植被恢复及可持续生态农业模式 [J].
纪中华 ;
刘光华 ;
段曰汤 ;
沙毓沧 ;
李建增 ;
不详 .
水土保持学报 , 2003, (05) :19-22
[9]   浙江建德青冈常绿阔叶林凋落量研究 [J].
于明坚,陈启瑺,李铭红,常杰,潘晓东,陈增鸿,邵剑波 .
植物生态学报, 1996, (02) :144-150
[10]  
Litterfall, litter accumulation and litter decomposition rates in four forest ecosystems in northern Greece[J] . Victor A Kavvadias,Dimitrios Alifragis,Alexandros Tsiontsis,Georgios Brofas,Georgios Stamatelos.Forest Ecology and Management . 200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