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施肥对红壤性水稻土磷素积累与形态分异的影响

被引:33
作者
黄庆海
李茶苟
赖涛
吴建华
魏绪英
赵美珍
机构
[1] 江西省红壤研究所!江西 进贤
[2] 江西省红壤研究所!江西 进贤
关键词
红壤性水稻土; 长期施肥; 磷素积累; 磷形态转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158.3 [土壤肥力与植物];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通过红壤性水稻土19 a肥料长期定位试验,结果表明,不施磷处理的土壤磷素处于耗竭状态,耕层土壤全磷含量持续下降,但耕层以下土层的全磷尚未耗损;连年施磷的土壤耕层全磷含量提高,提高的幅度呈现明显量级关系。在本试验条件下,土壤中各组分无机磷含量以Fe-P和O-P为主体,各占土壤无机磷总量的44.63%和31.27%;其次是Al-P和Ca10-P,分别占11.87%和8.01%,Ca2-P占3.52%;Ca8-P只有当土壤无机磷达到一定丰度和供磷强度时才存在,对水稻磷素营养的贡献无实际意义。各组分无机磷对水稻的有效性以Ca2-P>Al-P>Fe-P>O-P>Ca10-P;而对水稻磷素营养的贡献则以Fe-P>O-P>Al-P>Ca2-P>Ca10-P;长期耗磷或施磷、土壤各组分无机磷减少或增加量的排列顺序与土壤中各组分无机磷相对含量的顺序一致,从而保持红壤性水稻土无机磷组分相对含量的稳定。化学磷肥与有机肥配合施用,可以降低积累态磷转化为O-P和Ca10-P的比率。
引用
收藏
页码:290 / 293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5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