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政治经济学逻辑与实现路径

被引:16
作者
王海杰
齐秀琳
机构
[1] 郑州大学商学院
关键词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 政治经济学; 实现路径;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0-0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总论)]; F124 [经济建设和发展];
学科分类号
0305 ; 0201 ; 020105 ;
摘要
按照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范式,"双循环"的逻辑起点是商品体的内在矛盾,基本条件是社会生产的顺利进行,循环模式包括链式循环、网式循环和社会循环,循环的根本动力是资本的逐利性。"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底层逻辑是市场机制,但自发、自然的循环系统具有不可避免的局限性,并最终导致循环系统的崩坏。政府应适度介入经济运行过程,通过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的有机结合、劳动导向的制度系统设计、异质经济体之间交易规则的制定、跨周期宏观调控与有为政府作用发挥,保障"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实现。
引用
收藏
页码:28 / 38+113 +113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20 条
[1]   Economic backwardness in political perspective [J].
Acemoglu, D ;
Robinson, JA .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2006, 100 (01) :115-131
[2]   形成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关键在于提升居民消费与有效投资 [J].
陈彦斌 .
经济评论, 2020, (06) :11-15
[3]   疫情后经济全球化新趋势与双循环发展格局的构建 [J].
赵英臣 .
人文杂志, 2020, (11) :65-71
[4]   主动布局国际循环,促进形成国际治理新均衡 [J].
巴曙松 .
人民论坛, 2020, (32) :28-31
[5]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战略涵义 [J].
伍山林 .
求索 , 2020, (06) :90-99
[6]   制造业全球产业格局演变趋势与中国应对策略 [J].
李晓华 .
财经问题研究, 2021, (01) :31-42
[8]   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J].
迟福林 .
当代经济科学, 2021, 43 (01) :10-17
[9]   以强大国内市场促进国内大循环的思路与举措 [J].
王微 ;
刘涛 .
改革, 2020, (09) :5-14
[10]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视域下资本金融化的内在逻辑——基于资本在流通中的限制与超越 [J].
任瑞敏 .
经济学家, 2020, (09) :1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