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海拔地区330kV线路用FD型防振锤防晕性能优化

被引:4
作者
黄廷政 [1 ]
莫娟 [1 ]
彭宗仁 [2 ]
刘胜春 [1 ]
谷莉莉 [3 ]
机构
[1]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2] 电力设备电气绝缘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安交通大学)
[3]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
关键词
防振锤; 防晕; 电场分布; 高海拔; 功率特性;
D O I
10.13335/j.1000-3673.pst.2012.06.045
中图分类号
TM75 [线路及杆塔];
学科分类号
080802 ;
摘要
西北地区的330 kV线路地处高海拔地区,线路上采用的FD-5型防振锤普遍出现了显著的电晕放电现象,既造成功率损耗,又产生可听噪声和无线电干扰。为此,对防振锤的结构进行优化,以使其在高海拔地区正常运行时无电晕发生,同时保证防振性能满足要求。根据有限元法建立了FD-5型防振锤的三维模型,通过仿真计算,得出了锤头的电场强度分布规律,并对其结构进行优化,使锤头上的最高场强降低了17%。根据优化结果制造试品后,对试品进行低气压下的电晕试验和功率特性试验,结果表明:优化后的防振锤运行在海拔3 500 m时可有效防止电晕放电,谐振频率和功率消耗减小幅度低于6%,但是其峰谷比小于5,防振性能依然良好。
引用
收藏
页码:262 / 265
页数:4
相关论文
empty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