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土壤有机碳库量与农业土壤碳固定动态的若干问题

被引:200
作者
潘根兴
李恋卿
张旭辉
代静玉
周运超
张平究
机构
[1] 南京农业大学农业资源与生态环境研究所
[2] 南京农业大学农业资源与生态环境研究所 江苏 南京
[3] 江苏 南京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关键词
中国土壤; 土壤有机碳库; 农业土壤碳固定; 碳循环;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153.62 [];
学科分类号
0903 ; 090301 ;
摘要
在整理和统计国内对土壤有机碳及其变化的文献资料基础上,着重讨论中国土壤有机碳库及其分布、不同时期土壤有机碳的变化以及最近时期有机碳的固定趋势,分析我国不同土壤有机碳的保护机制的特点,期望对于我国当前土壤有机碳库与全球变化研究提供参考依据。我国总土壤有机碳库的估计在50~180Pg之间。估计我国表层土壤有机碳库为20Pg,它主要分配于几个与湿地和水成过程有关的土壤类型,且水稻土占有较大比例。因而我国人为土的管理在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与全球变化上有重要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609 / 618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26 条
[1]   土壤有机碳库与全球变化研究的若干前沿问题——兼开展中国水稻土有机碳固定研究的建议 [J].
潘根兴 ;
李恋卿 ;
张旭辉 .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2002, (03) :100-109
[2]   国际地球科学发展态势 [J].
孙成权 ;
曲建升 .
地球科学进展, 2002, (03) :344-347
[3]   植被恢复对退化红壤表层土壤颗粒中有机碳和Pb、Cd分布的影响 [J].
李恋卿 ;
潘根兴 ;
张平究 ;
张旭辉 ;
褚秋华 ;
邱多生 .
生态学报, 2001, (11) :1769-1774
[4]   不同轮作制度对淮北白浆土团聚体及其有机碳的积累与分布的影响 [J].
张旭辉 ;
李恋卿 ;
潘根兴 .
生态学杂志, 2001, (02) :16-19
[5]   退化红壤植被恢复中表层土壤微团聚体及其有机碳的分布变化 [J].
李恋卿 ;
潘根兴 ;
张旭辉 .
土壤通报, 2000, (05) :193-195+241
[6]   中国土壤有机碳库及空间分布特征分析 [J].
王绍强 ;
周成虎 ;
李克让 ;
朱松丽 ;
黄方红 .
地理学报, 2000, (05) :533-544
[7]   土壤碳储量减少:中国农业之隐患──中美农业生态系统碳循环对比研究 [J].
李长生 .
第四纪研究, 2000, (04) :345-350
[8]   稻麦秸秆全量直接还田技术对土壤的培肥效应 [J].
王振忠 ;
李庆康 ;
吴敬民 ;
钱永根 ;
赵金元 ;
顾建东 .
江苏农业科学, 2000, (04) :47-49
[9]   土壤碳及其在地球表层系统碳循环中的意义 [J].
潘根兴 ;
曹建华 ;
周运超 .
第四纪研究, 2000, (04) :325-334
[10]   江苏省农地土壤有机碳及碳截存动态研究 [J].
李恋卿 ;
潘根兴 .
中国农学通报, 1999, (06) :4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