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9 条
劳动收入份额、总需求与劳动生产率
被引:45
作者:
邹薇
[1
,2
]
袁飞兰
[1
]
机构:
[1] 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2] 不详
来源:
关键词:
劳动收入份额;
总需求;
劳动生产率;
实际工资水平;
D O I:
10.19581/j.cnki.ciejournal.20180206.008
中图分类号:
F124 [经济建设和发展];
F249.2 [中国];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为探讨中国收入分配变化的经济增长效应,本文构建了一个融合收入分配的总需求效应和生产率效应的经济增长模型,利用中国1978—2015年时间序列数据展开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中国总需求增长机制主要表现为"利润拉动型",并且随着出口以及投资在GDP中占比不断提升,"利润拉动型"特征呈不断增强趋势。实际工资上升和总产出增长均会给劳动生产率带来正向效应,劳动生产率的实际工资弹性为0.34,而维多恩效应表现更强,劳动生产率的总产出弹性为0.65。在总需求机制与生产率机制的互动作用下,1978—1991年劳动收入份额上升的总产出效应为负,生产率效应为正;其余各时段劳动收入份额上升的总产出效应、生产率效应均为负,且负效应随时间增强。在整个样本期内,劳动收入份额增长率每提升1个百分点,总产出增长率、生产率增长率分别平均下降0.78和0.17个百分点。本文认为,应该转变总需求增长机制,提高劳动收入份额,形成"工资提高—总需求提高—生产率提高"的持续良性发展模式。
引用
收藏
页码:5 / 23
页数:19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