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典型草原区植被动态与植被恢复——以锡林郭勒盟典型草原区为例

被引:25
作者
张连义 [1 ]
刘爱军 [2 ]
邢旗 [2 ]
刘德福 [1 ]
高娃 [2 ]
机构
[1] 内蒙古农业大学生态环境学院
[2] 内蒙古草原勘察设计院
关键词
草地植被; 动态变化; 植被恢复;
D O I
10.13448/j.cnki.jalre.2006.02.036
中图分类号
S812 [草地学、草原学];
学科分类号
090503 ; 0909 ;
摘要
内蒙古草原植被是一个极脆弱的生态系统,易受干旱等自然灾害影响。自1999年以来,全区大部分地区连续三年干旱和虫害(蝗灾),造成严重的草原退化和沙化。2002年后,内蒙古天然植被整体上有不同程度好转,草原生态环境有所改善。本文以锡林郭勒1999至2004年MODIS和TM影象数据和地面样点数据为依据,从宏观和微观两方面揭示了锡林郭勒草地植被动态规律和变化趋势,并系统分析了草地植被发生的变化原因、驱动因素和机理,阐明了锡林郭勒盟典型区草地所面临的问题,以期为我区草原植被恢复应采取的对策和措施提供依据。
引用
收藏
页码:185 / 190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内蒙古典型草原退化原因的初探 [J].
李金花 ;
潘浩文 ;
王刚 .
草业科学, 2004, (05) :49-51
[2]   内蒙古2003年天然草原生产力监测及载畜能力测算附视频 [J].
刘爱军 ;
邢旗 ;
高娃 ;
杨国奇 ;
苏日娜 ;
哈斯 ;
安卯柱 .
内蒙古草业, 2003, (04) :1-3
[3]   内蒙古天然草地现状与风沙源区植被变化分析附视频 [J].
刘爱军 ;
邢旗 ;
倪小光 ;
于佳军 ;
赵福根 .
内蒙古草业, 2003, (01) :25-27
[4]  
陈佐忠,汪诗平主编.典型草原草地畜牧业优化生产模式研究[M].北京:气象出版社,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