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国际合作理论:比较与批评

被引:6
作者
覃辉银
机构
[1] 华南理工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关键词
国际合作理论; 现实主义; 新自由制度主义; 常规建构主义; 批评;
D O I
10.15891/j.cnki.cn62-1093/c.2008.03.034
中图分类号
D80 [外交、国际关系理论];
学科分类号
摘要
西方主流国际关系理论都基于国家利益来解释国家的政策行为选择。理性主义从国际无政府状态推导出国家自助体系和国家的工具理性,以效用最大化和战略博弈来解释国际合作。但现实主义和新自由制度主义认识分歧,分别以权力和制度为核心变量,对国际合作的前提、内容、形式和稳定性的界定各有侧重。建构主义强调国际关系的社会建构性质和文化选择,以规范和认同为支点来分析国家行为,认为国际合作是国家社会化的结果。三派国际合作理论既有独特的效力又存在局限。可以通过吸纳各派合作理论的基本概念,构建一种综合研究模型。
引用
收藏
页码:200 / 203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6 条
  • [1] 权力·制度·文化.[M].秦亚青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 [2] 制度与效率.[M].姚洋著;.四川人民出版社.2002,
  • [3] 新现实主义及其批判.[M].(美)罗伯特·O.基欧汉(RobertO.Keohane)编;郭树勇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 [4] 新现实主义和新自由主义.[M].(美)大卫·A.鲍德温(DavidA.Baldwin)主编;肖欢容译;.浙江人民出版社.2001,
  • [5] 国际政治的社会理论.[M].(美)亚历山大·温特(AxexanderWendt)著;秦亚青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 [6] 国际无政府状态辨析
    俞正梁
    [J]. 外交学院学报, 2002, (01) : 48 - 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