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因材施教”到“因材施学”

被引:16
作者
马永红
王秀平
励杭泉
机构
[1] 北京化工大学“工程”办公室
关键词
建构主义; 学习; 知识; 因材施学;
D O I
10.16298/j.cnki.1004-3667.2004.02.032
中图分类号
G642 [教学理论、教学法];
学科分类号
040102 ;
摘要
因材施教的思想源于东、西方两位先哲——孔子与苏格拉底,而“学生为教育主体”的思想则出于建构主义理论。笔者讨论了建构主义在知识、真实、学习等方面的观点,介绍了国际上如何将建构主义认知理论转化为学习理论,再由学习理论转化为学习实践的一些想法与做法,并就我国的教育改革实践中建构主义的借鉴作用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引用
收藏
页码:84 / 85+93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1 条
[1]  
Objectivism versus constructivism: Do we need a new philosophical paradigm?[J] . David H. Jonassen.Educational Technology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 199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