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动物模型的制作与评价

被引:17
作者
刘臻
谢晨
赵娜
杨文佳
陈云飞
机构
[1]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
关键词
失眠; 动物模型; 睡眠剥夺; 多因素造模法; 单因素造模法; 强迫运动法; 水平台环境法; 人为物理因素刺激法; 化学刺激法;
D O I
10.16368/j.issn.1674-8999.2013.12.063
中图分类号
R-332 [医用实验动物学];
学科分类号
1001 ;
摘要
目的:探讨失眠动物模型的制作,并对其进行评价。方法:中医理论指导建立的失眠模型的方法主要是多因素造模法和单因素造模法。西医理论指导建立的失眠模型的方法主要是有物理法造模法(强迫运动法、水平台环境法、人为物理因素刺激法),化学制剂刺激法等。结果:失眠是临床最为常见的睡眠障碍类型,在其机制及防治方法研究过程中,通常选择适合的动物模型以验证实验及临床假说,进而有效地认识疾病的预防及发生、发展规律。结论:笔者从指导复制模型的不同理论体系(中医、西医)出发,对失眠模型的起源,动物选择,常用动物失眠动物模型的制作方法、评价指标进行系统的回顾,并展望日后可能的发展方向,以期为失眠症及催眠药物研究提供更多帮助。
引用
收藏
页码:1846 / 1848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1]   中国成人失眠诊断与治疗指南 [J].
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睡眠障碍学组 .
中华神经科杂志, 2012, 45 (07) :534-540
[2]   应给予睡眠更多的关注 [J].
赵忠新 ;
张照环 .
中华神经科杂志, 2011, (08)
[3]   肝郁证失眠大鼠模型的建立与评价 [J].
朱洁 ;
申国明 ;
汪远金 ;
胡闻 .
中医杂志, 2011, 52 (08) :689-692
[4]   老年阴虚失眠动物模型的建立与评价 [J].
黄攀攀 ;
王平 ;
李贵海 ;
游秋云 ;
李浩 ;
程静 ;
彭圆 .
中华中医药学刊, 2010, 28 (08) :1719-1723
[5]   睡眠剥夺后神经元型一氧化氮合酶表达的变化及醒脑静对其影响 [J].
朱红莲 ;
赵忠新 .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8, (08) :996-999
[6]   中医证候模型拟临床研究概念的形成及应用 [J].
刘建勋 ;
李欣志 ;
任建勋 .
中国中药杂志, 2008, (14) :1772-1776
[7]   失眠动物模型研究进展 [J].
李海静 ;
高月 ;
刘萍 ;
马增春 .
中国药理学通报, 2007, (04) :437-440
[8]   五味子提取物对小鼠睡眠剥夺后脑组织自由基和一氧化氮的影响 [J].
熊雅婷 ;
黄芳 ;
徐丽华 ;
窦昌贵 ;
马世平 .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2006, (03) :255-258
[9]   PCPA大鼠失眠模型的证候属性研究 [J].
全世建 ;
林杏娥 ;
刘妮 .
中医药学刊 , 2006, (03) :450-451
[10]   A new automated method for rat sleep deprivation with minimal confounding effects on corticosterone and locomotor activity [J].
Leenaars, Cathalijn H. C. ;
Dematteis, Maurice ;
Joosten, Ruud N. J. M. A. ;
Eggels, Leslie ;
Sandberg, Hans ;
Schirris, Mischa ;
Feenstra, Matthijs G. P. ;
Van Someren, Eus J. W. .
JOURNAL OF NEUROSCIENCE METHODS, 2011, 196 (01) :107-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