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主要流行株外膜蛋白基因V3-V4区及其临近区域的特征性氨基酸分析

被引:4
作者
梁浩
邢辉
Jonathan Z·Li
魏民
洪坤学
冯毅
赵全壁
陈建平
全宇
滕涛
邵一鸣
机构
[1]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艾滋病/性病预防与控制中心,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艾滋病/性病预防与控制中心,DepartmentofMedicine,UniversityofCalifornia,SanFrancisco,USA,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艾滋病/性病预防与控制中心,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艾滋病/性病预防与控制中心,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艾滋病/性病预防与控制中心,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艾滋病/性病预防与控制中心,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艾滋病/性病预防与控制中心,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艾滋病/性病预防与控制中心,中国疾
关键词
HIV-1; 序列分析; 氨基酸类; 疾病传播;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373 [人体病毒学(致病病毒)];
学科分类号
100103 ; 100705 ;
摘要
目的鉴定我国HIV-1主要流行毒株亚型的envV3-V4区及其临近区域的特征性氨基酸,并阐明其在追踪传染源和研究疫苗中的作用。方法应用nested-PCR对157份来自我国12个省份的HIV-1毒株env区序列进行扩增,并使用ABI377型测序仪测序,然后应用BLAST、GCG、MEGA和VESPA等生物学软件或程序对env基因V3-V4区及其临近区域序列进行基因型鉴定、系统树分析及特征性氨基酸鉴定。结果157份样本包括54份B′(34·40%)、61份B′/C(38·85%)和42份CRF01-AE(26·75%)毒株。系统树分析结果显示,B′亚型毒株序列均与B·CN·RL42十分接近,B′/C毒株主要与97CN54A和97CNGX6F聚成一簇。而CRF01-AE序列与THCM240和97CNGX2F聚在一起,而且分别聚成明显不同的两个亚组。特征性氨基酸分析发现,我国B′和B′/C毒株分别具有8个保守的特征性氨基酸,而且与代表株的相同位点氨基酸基本一致。而CRF01-AE重组毒株具有11个保守的特征性氨基酸,其中有9个位点与97CNGX2F和TH·CM240不一致。包括这9个特征性氨基酸的样本主要来自除云南省以外的其他省份。结论目前流行于我国的B′和B′/C毒株具有单一的共同传染源,而CRF01-AE毒株可能是通过不同输入源或不同传播途径先后从泰国传入我国的。这将对我国艾滋病防治策略的制定和正在进行的疫苗研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897 / 902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 条
[1]   中国HIV-1型B、C亚型主要流行株外膜蛋白基因V3-V4区序列的变异分析 [J].
梁浩 ;
魏民 ;
陈钊 ;
邢辉 ;
赵全壁 ;
冯毅 ;
关琪 ;
施侣元 ;
邵一鸣 .
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 2003, (02) :54-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