珲春地区早印支期I-A型花岗岩系的特征及其大地构造意义

被引:10
作者
赵成弼
靳克
齐成栋
彭玉鲸
机构
[1] 吉林省区域地质矿产调查所!吉林长春
关键词
珲春地区; 早印支期; I-A型花岗岩系;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88.1 [岩浆岩(火成岩)]; P542 [构造运动];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珲春市地域内花岗岩出露面积约达 30 0 0km2 ,占地域总面积一半以上。前人均认为以大荒沟花岗闪长岩大岩基为代表的花岗岩类主要为华力西晚期的产物 ,并成为晚华力西期地槽 (褶皱带 )存在的重要理论依据之一。八十年代以来 ,新的地质调查逐步对大荒沟大岩体进行了岩石谱系单位划分 ,确认存在着闪长岩 -花岗闪长岩 -二长花岗岩 -钾长花岗岩 -晶洞 (文象 )钾长花岗岩呈套叠式产出的岩石序列。时代为早印支期。成因类型为I -A型花岗岩系。形成于早印支造山运动的过程之中。反映了整个陆缘造山旋回的深成岩浆作用的特点。标志兴凯地块西部陆缘活动带过渡型陆壳经历了早印支期的构造岩浆作用 ,转化为成熟陆壳的过程。
引用
收藏
页码:1 / 11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13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