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省域生态福利绩效评估及其驱动效应分解

被引:46
作者
王圣云 [1 ,2 ]
韩亚杰 [3 ]
任慧敏 [2 ]
李晶 [1 ,2 ]
机构
[1] 南昌大学中国中部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
[2] 南昌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3] 南昌大学旅游学院
关键词
生态福利绩效; 人类发展指数(HDI); 人类福祉; 生态足迹; 绿色全要素生产率; 驱动效应;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821 [区域环境质量评价];
学科分类号
083305 ;
摘要
以最少的自然消耗实现人类福祉最大化,促进可持续的福祉提升,是生态福利绩效概念的核心内涵。本文通过构建生态福利绩效模型,将生态福利绩效模型分解为经济增长的福利效应和经济增长的生态效率两个驱动效应,应用DI指数和DEA-ML指数分别对影响中国31个省域经济增长的福利效应和经济增长的生态效率进行了测算及分析。研究表明:①2006—2016年中国人类发展水平大幅提高,在空间上呈"京津沪率先提升,然后由东向西"拓展态势。②2006—2016年中国人类发展水平的增速明显慢于人均生态足迹增速,使得中国生态福利绩效整体呈下降趋势。③中国人类福祉增长与经济增长相对脱钩,人类福祉增速慢于经济增速。中国31个省域分为中福祉增长和低福祉增长两类,其中内蒙古、黑龙江、广西、海南、贵州、甘肃、青海、宁夏、新疆、西藏、云南11个省域为中福祉增长类型,其他20个省域属于低福祉增长类型。④2006—2016年中国传统全要素生产率和绿色全要素生产率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但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一直低于传统全要素生产率,表明经济增长付出的资源环境代价影响了中国经济增长质量。⑤中国生态福利绩效提升整体由福利效应和生态效率共同驱动,根据驱动效应分解和生态福利绩效的变化情况,本文将中国31个省域生态福利绩效分为经济主导提升型、福祉带动提升型、福祉滞后下降型、经济滞后下降型、总体下降型5种类型。本文深化了对生态福利绩效变化的驱动效应的认识,对中国不同类型省域采取差异化的生态福利绩效提升策略提供参考。
引用
收藏
页码:840 / 855
页数:16
相关论文
共 43 条
[1]   区域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压力的关系研究进展 [J].
彭红松 ;
郭丽佳 ;
章锦河 ;
钟士恩 ;
虞虎 ;
韩娅 .
资源科学, 2020, 42 (04) :593-606
[2]   省域生态福利绩效水平的空间非均衡性研究——基于MLD指数与分布动态学模型 [J].
林木西 ;
耿蕊 ;
李国柱 .
东岳论丛, 2019, 40 (10) :73-83
[4]   中国区域生态福利绩效水平及其空间效应研究 [J].
方时姣 ;
肖权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9, 29 (03) :1-10
[5]   中国省级生态福利绩效区域差异性分解和收敛性研究 [J].
杜慧彬 ;
黄立军 ;
张辰 ;
何佳洁 .
生态经济, 2019, 35 (03) :187-193
[7]   中国人类福祉地区差距演变及其影响因素——基于人类发展指数(HDI)的分析 [J].
王圣云 ;
罗玉婷 ;
韩亚杰 ;
李晶 .
地理科学进展, 2018, 37 (08) :1150-1158
[8]   长江经济带城市生态福利绩效评价及影响因素研究——以长江经济带110个城市为例 [J].
郭炳南 ;
卜亚 .
企业经济, 2018, 37 (08) :30-37
[9]   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方法回顾与展望 [J].
牛方曲 ;
封志明 ;
刘慧 .
资源科学, 2018, 40 (04) :655-663
[10]   生态系统服务对人类福祉的影响——以浙江省桐庐县为例 [J].
刘家根 ;
黄璐 ;
严力蛟 .
生态学报, 2018, 38 (05) :1687-16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