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后SEP的影响

被引:11
作者
许能贵
王月兰
汪克明
周逸平
机构
[1] 安徽中医学院针灸经络研究所
关键词
电针;局灶性脑缺血;皮层诱发电位;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245-0 [一般理论与方法];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选择凝闭大鼠一侧大脑中动脉致局灶性脑缺血为模型,选择大脑皮层体感诱发电位(SEP)为指标,观察电针督脉“大椎”和膀胱经“心俞”穴对脑缺血后神经元损伤的保护作用。结果显示:缺血组P1、N1波幅明显降低,为正常值的20%~40%;P1、N1、P2、N2峰潜伏期明显延长,随着阻断时间增加延长,与阻断前SEP的P1、N1、P2、N2峰潜伏期相比,有显著或非常显著的差异(P<0.05,P<0.01)。电针组则P1、N1波幅虽有降低,为正常值的70%~80%;但P1、N1、P2、N2峰潜伏期未见明显延长,与正常值相比无显著性差异。电针组与缺血组SEP的P1、N1波幅相比,以及P1、N1、P2峰潜伏期相比,波幅明显增加,潜伏期明显缩短,在1h内有显著或非常显著的差异(P<0.05,P<0.01),表明电针对脑缺血后神经元损伤有保护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31 / 34
页数:4
相关论文
empty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