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容忍义务哲学意蕴考

被引:2
作者
秦伟
杨琳
机构
[1] 山东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容忍义务; 儒家性善论; 自由秩序; 功利主义; 产权;
D O I
10.16346/j.cnki.37-1101/c.2013.06.008
中图分类号
D913 [民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5 ;
摘要
容忍义务系指对他人所致合理正当限度内微额不利益或不便原本有权提出异议,但此时却以不作为方式予以忍受以确保他人获取利益之拘束力。容忍义务浓缩了人类诸多真善美因子,就其哲学意蕴而言,体现了恻隐、怜悯和同情等儒家"性善"论,即"四心"、"四德"和"理义";诠释了"自由"与"宽容"等自由秩序论,即容忍政府行为、秩序规则、社会文明进步结果及物质不平等;印证了"克己"、"自我牺牲"、"合理仁爱"等功利主义论,即"自我牺牲"必须增加他人及社会幸福总量并义务人获得相应利益补偿;契合了界区性与相互性等产权经济论,即或禁止权利人为一定行为,或容忍权利人为一定行为。
引用
收藏
页码:153 / 160+165 +165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27 条
[1]  
儒家伦理学.[M].刘余莉; 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
[2]  
财产权利与容忍义务.[M].韩光明; 著.知识产权出版社.2010,
[3]  
民法相邻关系制度.[M].金启洲; 著.法律出版社.2009,
[4]  
民法哲学.[M].徐国栋; 著.中国法制出版社.2009,
[5]  
法律义务研究论纲.[M].钱大军; 著.科学出版社.2008,
[6]  
功利主义.[M].(英)穆勒(Mill; J. S. )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7]  
中国人性论史.[M].徐复观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8]  
儒家文化与和谐社会.[M].朱贻庭主编;.学林出版社.2005,
[9]  
先秦儒家政治哲学引论.[M].赵明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10]  
民商法论丛.[M].梁慧星主编;.法律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