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海初级生产力遥感反演及其时空演化机制

被引:38
作者
李国胜
王芳
梁强
李继龙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2] 中国水产科学院研究院
关键词
东海; 初级生产力; 叶绿素浓度; 遥感反演; 时空变化; 影响机理;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Q178.53 [海洋生物];
学科分类号
070703 ;
摘要
针对基于SeaWiFS的海洋叶绿素浓度SeaBAM模型反演结果,在中国东海海域分别建立了Ⅰ、Ⅱ类水体的修订模式,反演计算获得了我国东海海域1998年各月叶绿素浓度的分布,并根据真光层深度与海水漫射衰减系数之间的关系,利用SeaWiFS的K490遥感资料反演获得的1998年各月真光层深度的分布,在VGPM模型支持下,反演计算获得了中国东海海域1998年的逐月初级生产力时空分布以及全年累积初级生产力分布状况。对东海海域海洋初级生产力逐月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影响机制的初步研究结果表明,整个东海海域初级生产力的逐月变化具有明显的双峰特征,表现为冬季最低,春季迅速上升达到最高,夏季略有下降,秋季又略有回升。海域初级生产力日平均值为560.03 mg/m2/d,远高于世界亚热带海域平均状况。年平均值为236.95 g/m2/a。控制东海海洋初级生产力时空变化的主要因素可能包括叶绿素浓度分布、温度条件、长江冲淡水变化,以及真光层深度、海流锋面过程等,不同海区初级生产力时空变化的主要控制因素有所不同。
引用
收藏
页码:483 / 493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东海真光层深度的遥感反演与影响机理研究 [J].
李国胜 ;
梁强 ;
李柏良 .
自然科学进展, 2003, (01) :92-96+115
[2]   渤海水域初级生产力10年间的变化 [J].
吕瑞华 ;
夏滨 ;
李宝华 ;
费尊乐 .
海洋科学进展, 1999, (03) :80-86
[3]   渤、黄、东海初级生产力和潜在渔业生产量的评估 [J].
宁修仁,刘子琳,史君贤 .
海洋学报(中文版), 1995, (03) :72-84
[4]   黄海海区的叶绿素α和初级生产力 [J].
朱明远 ;
毛兴华 ;
吕瑞华 ;
孙明华 .
黄渤海海洋, 1993, (03) :38-51
[5]   应用航天遥感信息对黄、渤海冬季初级生产力的估算 [J].
刘宝银 .
水产学报, 1984, (03) :227-234
[6]   渤海水域叶绿素a的分布及初级生产力的估算 [J].
吕培顶 ;
费尊乐 ;
毛兴华 ;
朱明远 ;
张坤诚 ;
王艳香 ;
李宝华 ;
夏滨 .
海洋学报(中文版), 1984, (01) :90-98
[7]   A consumer's guide to phytoplankton primary productivity models [J].
Behrenfeld, MJ ;
Falkowski, PG .
LIMNOLOGY AND OCEANOGRAPHY, 1997, 42 (07) :1479-1491
[8]   Photosynthetic rates derived from satellite-based chlorophyll concentration [J].
Behrenfeld, MJ ;
Falkowski, PG .
LIMNOLOGY AND OCEANOGRAPHY, 1997, 42 (01) :1-20
[9]   CORRELATION OF PRIMARY PRODUCTION AS MEASURED ABOARD SHIP IN SOUTHERN-CALIFORNIA COASTAL WATERS AND AS ESTIMATED FROM SATELLITE CHLOROPHYLL IMAGES [J].
SMITH, RC ;
EPPLEY, RW ;
BAKER, KS .
MARINE BIOLOGY, 1982, 66 (03) :281-288
[10]  
黑潮调查研究论文集 .2 费尊乐,毛兴华等. 海洋出版社 . 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