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压直流输电接地极溢流特性

被引:17
作者
黄渤
吴广宁
曹晓斌
任志超
张龙伟
机构
[1] 西南交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
关键词
高压直流输电; 接地极; 溢流特性; 分流比;
D O I
10.13335/j.1000-3673.pst.2013.04.021
中图分类号
TM862 [过电压保护装置];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为研究接地极型式参数和土壤结构对溢流特性及接地性能的影响规律,考虑电极自阻及多点并联注流方式,建立了基于线电流法的场路耦合模型,对圆环形直流接地极地电流溢流进行计算,并对地电位进行求解,然后通过与实测数据及软件建模仿真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该方法的准确性和可行性。研究结果表明:外环半径一定时,极环数增加,接地极的溢流能力降低,接地电阻下降程度趋缓;分流比与环径比近似成正比,内环半径增大时,外环对内环的屏蔽作用先增强后减弱;上层土壤电阻率小于下层土壤电阻率时,上层土壤厚度增大,内外环分流比先减小后增大,上层土壤电阻率大于下层土壤电阻率时,分流比的变化趋势相反;同时,随着上层土壤厚度的增加,上层土壤电阻率对接地性能的影响增强,而下层土壤电阻率产生的影响减弱。
引用
收藏
页码:1174 / 1179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1]  
特高压直流输电接地极计算及评估软件开发[D]. 褚优群.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10
[12]   多个特高压直流系统共用接地极的研究 [J].
朱艺颖 .
电网技术, 2007, (10) :22-27
[13]   溪洛渡和向家坝特高压直流输电换流站接地极型式的研究 [J].
崔明德 ;
刘连光 ;
孙中明 .
电网技术, 2007, (10) :17-21
[14]   直流大地运行时交流系统直流电流分布的预测方法 [J].
张波 ;
赵杰 ;
曾嵘 ;
何金良 ;
崔翔 .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06, (13) :84-88
[15]   特高压直流输电技术现状及在我国的应用前景 [J].
袁清云 .
电网技术, 2005, (14) :1-3
[16]   抑制变压器中性点直流电流的措施研究 [J].
朱艺颖 ;
蒋卫平 ;
曾昭华 ;
印永华 .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05, (13) :1-7
[17]   直线形直流输电接地极电流场分析 [J].
陈水明 ;
施广德 ;
赵智大 .
高电压技术, 1994, (03) :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