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中83井区表生岩溶缝洞体系中油气的差异运聚作用

被引:20
作者
向才富 [1 ,2 ]
王建忠 [1 ,2 ]
庞雄奇 [1 ,2 ]
姜振学 [1 ,2 ]
刘洛夫 [1 ,2 ]
李素梅 [1 ,2 ]
机构
[1] 中国石油大学油气资源与探测国家重点试验室
[2] 中国石油大学资源与信息学院盆地中心
关键词
差异运聚; 表生岩溶; 缝洞单元; 碳酸盐岩; 叠合盆地; 塔中;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叠合盆地海相碳酸盐岩介质油气运聚机理是油气勘探必须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之一,选择代表性储层介质进行系统油气运聚作用分析有利于为解决这一关键科学问题提供范例。塔中83井区鹰山组储层是典型的表生岩溶缝洞体系储层,油气主要分布在岩溶体系的水平潜流带中,油水关系复杂,油水界面倾斜。本区原油和天然气性质参数在NE向断层与NW向断层的交汇部位异常高,而随着远离断层交汇部位逐渐降低,并顺构造脊有规律的降低,说明断层交汇部位是本区油气的注入点,而油气运移的主输导通道沿本区的鼻状构造展布。这一认识为系统分析表生岩溶缝洞体系油气运聚机理奠定了地质基础。基于碳酸盐岩表生岩溶的相关研究成果,建立了表生岩溶缝洞体系的基本模型。在分析油气在表生岩溶缝洞体系运聚过程的基础上,认为复杂缝洞体系中油气的差异运聚原理是产生这种现象的关键。油气运移过程受储层含水程度控制,油气总是首先将临近充注点的孔隙或缝洞充满后,才能继续向远处运移,并沿油气运移路径顺次充满远处的孔洞缝体系。所形成的油气水分布规律受储层含水程度,储层中能导致油气侧向运移的侧向联通通道、局部缝洞单元与侧向联通通道的关系及其油气溢出点和晚期气侵强度的联合控制。岩溶缝洞体系中油气运聚过程及其所形成的油气分布规律对叠合盆地下构造层碳酸盐岩油气勘探具有重要的启发,油气勘探不仅要通过地球物理方法识别优质储层发育的部位,还应该尽量描述优质储层的孔洞缝结构,结合油气运移方向和主输导通道的空间展布规律指导油气勘探。
引用
收藏
页码:349 / 358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Episodic fluid movements in superimposed basin:Combined evidence from outcrop and fluid inclusions of the Majiang ancient oil reservoir,Guizhou Province[J]. XIANG CaiFu1,2,TANG LiangJie1,2,LI RuFeng1,2 & PANG XiongQi1,2 1 Basin and Reservoir Research Center,China University of Petroleum,Beijing 102249,China;2 State Key Laboratory of Petroleum Resource and Prospecting,China University of Petroleum,Beijing 102249,China.Science in China(Series D:Earth Sciences). 2008(S2)
[2]   中国陆上叠合盆地中下组合油气成藏条件及勘探潜力 [J].
张光亚 ;
赵文智 ;
邹才能 ;
李伟 ;
方向 .
地学前缘, 2008, (02) :120-126
[3]   中国西部复杂叠合盆地油气成藏研究进展与问题 [J].
庞雄奇 ;
罗晓容 ;
姜振学 ;
林畅松 ;
张水昌 ;
钟宁宁 ;
李忠 .
地球科学进展, 2007, (09) :879-887
[4]   碳酸盐岩油气田古岩溶研究及其在油气勘探开发中的应用 [J].
夏日元 ;
唐建生 ;
邹胜章 ;
梁彬 ;
金新峰 ;
姚昕 .
地球学报, 2006, (05) :503-509
[5]   中国叠合盆地形成演化与中下组合油气勘探潜力 [J].
贾承造 .
中国石油勘探, 2006, (01) :1-4
[6]   中国海相碳酸盐岩层系油气勘探特殊性问题 [J].
金之钧 .
地学前缘, 2005, (03) :15-22
[7]   松辽盆地西部斜坡带油气运移主输导通道 [J].
向才富 ;
夏斌 ;
解习农 ;
冯志强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4, (02) :204-208+215
[8]   塔里木盆地塔中地区中上奥陶统碳酸盐岩层序发育对同生期岩溶作用的控制 [J].
刘忠宝 ;
于炳松 ;
李廷艳 ;
樊太亮 ;
蒋宏忱 .
沉积学报, 2004, (01) :103-109
[9]   叠合盆地概念辨析 [J].
何登发 ;
贾承造 ;
童晓光 ;
王桂宏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4, (01) :1-7
[10]   碳酸盐岩地层中不整合—岩溶风化壳油气田——以塔里木盆地塔河油田为例 [J].
何发岐 .
地质论评, 2002, (04) :391-3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