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水系河水主要离子化学特征

被引:34
作者
夏学齐 [1 ]
杨忠芳 [1 ]
王亚平 [2 ]
季峻峰 [3 ]
李文明 [1 ]
袁旭音 [4 ]
机构
[1]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
[2] 中国地质科学院国家地质实验测试中心
[3] 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
[4] 河海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关键词
长江; 地球化学; 常量离子; 风化; 通量;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41.3 [水文地球化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2007年夏季采集了长江从上游沱沱河至入海口的干流原水样品36个,长江各主要支流水样品40个,分析了江水Ca2+、Mg2+、Na+、K+、HCO3-、SO42-、Cl-离子含量及溶解性SiO2等溶质成分。结果显示,长江流域水系离子化学组成主要受碳酸盐和蒸发岩风化控制,长江上游水离子化学呈现阳离子以K+和Na+为主,阴离子以Cl-和SO42-为主的蒸发岩类风化控制特征,但随着采样点位下移,离子含量逐渐呈现阳离子以Ca2+为主,阴离子以HCO3-为主的逐渐向碳酸盐风化过渡的特征;从时间变化上看,与20世纪50年代至1990年长江水离子化学数据相比,以Na+、K+、SO42-和Cl-为代表的所有阴阳离子均有明显增加;从通量上看,洞庭湖和鄱阳湖是长江离子两个最大的输入源,除洞庭湖和鄱阳湖外的其他长江各大支流中,岷江是长江Na+、K+、Ca2+、Mg2+、F-和HCO3-的最大输入源,嘉陵江是SO24-和溶解性SiO2的最大输入源;在几大世界河流中,长江是对海洋Mg2+、SO24-和Cl-的输入通量最大的河流,Ca2+和HCO3-通量仅次于亚马逊河。
引用
收藏
页码:194 / 202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5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