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10所高校大学生手机短信交往行为分析

被引:4
作者
张珊
魏小雪
戴立丽
黄靖茵
孙岩
陈瑜
机构
[1] 南方医科大学护理学院
关键词
便携式电话; 信息交流; 态度; 学生;
D O I
10.16835/j.cnki.1000-9817.2010.09.017
中图分类号
G645.5 [];
学科分类号
040106 ;
摘要
目的了解大学生手机短信交往行为现状及其特点,为科学合理指导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编的大学生手机短信交往行为调查问卷,对随机选取的广东省750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 99.7%的大学生使用手机短信,有80.0%的已经习惯手机带在身边,65.8%的认为手机短信交往已经成为生活交流的不可替代的一部分。男女大学生在"使用手机时间"、"未查短信焦虑"、"忘带手机担心联系"条目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手机短信交往行为在广东高校大学生中十分普遍,男、女大学生在使用手机时间、未检查短信焦虑和忘带手机担心联系上存在差异。大学生使用手机短信有普遍渗透性、不可替代性和习惯性的特点。
引用
收藏
页码:1056 / 1057+1063 +1063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大学生手机使用现状的分析与思考[J]. 施福新.常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9(03)
[2]  
大学生手机使用现状的分析与思考[J]. 施福新.常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9 (03)
[3]   大学生手机短信使用情况及影响的调查分析 [J].
黄玉莉 .
中国教育信息化, 2009, (11) :13-16
[4]   江苏省513名大学生短信交往行为与焦虑状况相关研究 [J].
朱其志 ;
宫佳 ;
刘传俊 ;
刘照云 ;
原媛 ;
孙明珠 .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09, 17 (03) :319-322
[6]  
简析新形势下大学校园“手机依赖”现象[J]. 房敏.滨州职业学院学报. 2007(03)
[7]  
简析新形势下大学校园“手机依赖”现象[J]. 房敏.滨州职业学院学报. 2007 (03)
[8]   大学生手机短信行为与心理特点探析 [J].
范文利 ;
朱晓斌 .
科教文汇(下旬刊), 2007, (12) :25-25
[9]   大学生的心理特征对其短信使用的影响 [J].
张茜 .
法制与社会, 2007, (01) :554-555
[10]   关于大学校园手机短信流行现象的几点思考 [J].
石笑寒 .
中国电力教育, 2006, (S2) :295-2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