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导流杂交基因芯片技术检测人乳头状瘤病毒亚型的临床意义

被引:14
作者
孙蓬明
陈贤璟
林超琴
毛晓丹
蔡良知
林芬
宋一一
机构
[1] 福建省妇幼保健院
关键词
宫颈疾病; 人乳头状瘤病毒(HPV); 基因型; 导流杂交基因芯片技术;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737.33 [子宫肿瘤]; R450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探讨人乳头状瘤病毒(HPV)不同型别的感染情况及其分型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用导流杂交基因芯片技术对523例门诊首诊人群的宫颈脱落细胞标本进行HPV基因诊断和分型。[结果]①523例标本中HPV整体感染率为36.1%(189/523),单重感染率为31.4%(164/523);复合型别感染率为4.8%(25/523),包括2.9%(15/523)的双重感染及1.9%(10/523)的多重感染。②20~29岁和50~59岁组的感染率较高。③HPV阳性人群其宫颈高度病变的发生率(45.0%,85/189)显著高于HPV阴性人群(9.6%,32/334)。[结论]HPV分型检测对筛选宫颈高度病变有重要意义。导流杂交基因芯片技术适合临床筛查HPV感染及基因分型。
引用
收藏
页码:4 / 7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5 条
  • [1] 应高度关注子宫颈病变的筛查
    魏丽惠
    [J]. 中国医刊, 2007, (08) : 2 - 5
  • [2] 阴道镜检查和人乳头瘤病毒高危型检测在宫颈病变筛查中的应用
    卢琴
    刘佳华
    林美姜
    [J]. 海峡预防医学杂志, 2007, (01) : 92 - 93
  • [3] 人乳头瘤病毒检测的研究进展
    牛淑芳
    吴素慧
    [J]. 实用肿瘤学杂志, 2006, (02) : 143 - 145
  • [4] 导流杂交基因芯片技术在人乳头状瘤病毒检测中应用的研究
    陶萍萍
    卞美璐
    欧华
    陈庆云
    李敏
    刘军
    [J]. 中华妇产科杂志, 2006, (01) : 43 - 47
  • [5] 人乳头瘤病毒基因亚型与宫颈病变的关系
    乌兰娜
    吴瑞芳
    周艳秋
    刘志红
    张礼婕
    黄秀浓
    杜辉
    [J]. 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 2005, (05) : 346 - 3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