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土地财政区域差异的测度及成因分析——基于287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

被引:48
作者
邹秀清
机构
[1] 江西财经大学旅游与城市管理学院
关键词
土地财政; 区域差异; 成因; Shapley值分解;
D O I
10.15957/j.cnki.jjdl.2016.01.003
中图分类号
F812 [中国财政]; F301.2 [土地管理、规划及利用];
学科分类号
020203 ; 083306 ; 0903 ;
摘要
采用2003—2012年中国287个地级(及以上)城市面板数据资料,基于回归方程的Shapley值分解方法,对我国土地财政区域差异的测度及成因进行了系统的实证研究。研究发现:1我国各地市间的土地财政指标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这一差异随着时间的推移总体呈现波动下降的特征。2从全国层面看,第二产业比重及其所反映的工业化进程是导致土地财政区域差异的最重要因素,其对土地财政区域差异的贡献达到了34.28%;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与第三产业比重是仅次于第二产业比重的影响因素,它们的贡献水平分别达到了30.44%和18.29%;人口城市化水平、人口密度、土地城市化水平和经济开放度这四个因素的贡献度较小,但仍然不可忽视;这七个解释变量对土地财政指标区域差异的影响均为正向作用,尚未发现能够有效抑制土地财政区域差异的负向作用影响因素。3土地财政区域差异的决定因素在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存在较大差异。政策启示:中央政府应当参考土地财政区域差异影响因素的贡献度,以差别化的土地、财税政策工具实施宏观调控,渐进、有序地引导地方政府的土地财政行为取向;各级地方政府尤其是市县级政府,需要参考影响各自土地财政指标的因素的作用方向和贡献大小,结合自身的经济发展目标、产业定位和资源禀赋等,合理制定具体的土地、财税政策措施。
引用
收藏
页码:18 / 26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25 条
[1]   工业化水平、地方政府努力与土地财政:对中国土地财政的一个分析视角 [J].
蒋震 .
中国工业经济, 2014, (10) :33-45
[2]   “租税互替”与地方政府的土地财政行为研究综述 [J].
邹秀清 .
现代经济探讨, 2014, (07) :68-72
[3]   1993-2008年中国土地与人口城市化协调度及区域差异 [J].
朱凤凯 ;
张凤荣 ;
李灿 ;
焦鹏飞 ;
王静霞 .
地理科学进展, 2014, 33 (05) :647-656
[4]   基于地域差异的后土地财政时期有效过渡研究 [J].
王玉波 .
中国土地科学, 2014, 28 (04) :18-25
[5]   中国土地财政地域差异与转型研究 [J].
王玉波 ;
唐莹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3, 23 (10) :151-159
[6]   我国土地财政规模与区域特性分析 [J].
吴冠岑 ;
牛星 ;
田伟利 .
经济地理, 2013, (07) :127-132
[7]   中国土地财政增长之谜——分税制改革、土地财政增长的策略性 [J].
李郇 ;
洪国志 ;
黄亮雄 .
经济学(季刊), 2013, 12 (04) :1141-1160
[9]   土地财政与分税制:一个实证解释 [J].
孙秀林 ;
周飞舟 .
中国社会科学, 2013, (04) :40-59+205
[10]   土地一级市场垄断与地方公共品供给 [J].
左翔 ;
殷醒民 .
经济学(季刊), 2013, 12 (02) :693-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