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择校问题的理性分析

被引:6
作者
杜育红
机构
[1] 北京师范大学
关键词
教育行政部门; 财政; 差距; 财政金融; 择校现象; 学堂; 学校; 私人需要; 公共福利; 社会福利; 自身利益; 经济体制; 市场经济; 教师待遇; 科学管理; 决策; 义务教育法; 需求曲线; 利益冲突; 选择集;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G40-05 [教育与其他科学的关系、教育学分支];
学科分类号
040101 ; 120403 ;
摘要
<正> 一、问题的提出 择校现象是近年来按照义务教育法实行就近入学而产生的新问题,在社会上产生了较大的反响,引起了社会各界及各级政府的重视,各级政府及有关职能部门三令五申禁止择校收费,但屡禁不止。对这一现象教育理论界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形成了两种对立的观点:一是从现实出发,认为通过择校可以吸引社会上的资金投入教育,解决教育经费短缺问题,对于改善办学条件,促进教育的良性发展,具有积极的作用;二是从理性的观念出发,认为择校违背了公平竞争的原则,违反了义务教育法的有关规定,也有悖于教育的宗旨,产生了很坏的影响,应坚决取缔。对于这些研究和观点,笔者认为每种观点都有其合理性,但都没能分析择校产生的内在机制。择校从一定意义上说是基础教育招生体制和投资体制的一种变迁,它是我国实行市场经济的必然产物。
引用
收藏
页码:4 / 6
页数:3
相关论文
empty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