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和民营企业技术效率及影响因素比较研究

被引:15
作者
董梅生
机构
[1] 安徽工业大学经济学院
关键词
国有企业; 民营企业; 技术效率; 数据包络分析; Tobit回归;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273.1 [企业技术管理]; F276.1 [国有企业经济]; F276.5 [私营企业];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学科分类号
1202 ; 120202 ; 0701 ; 070104 ;
摘要
从微观角度收集了2002-2009年6718家上市公司的数据,首先采用DEA方法进行分析,发现进行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后,中央、地方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在技术效率、规模效率上不存在差异,但在纯技术效率上存在差异,且中央>民营>地方;然后以技术效率为因变量,以公司内部治理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各因素为自变量,建立Tobit回归模型进行分析,发现影响这3种类型企业效率的因素均有高管和普通职工收入差距、高管货币薪酬、高管在职消费、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和规模,而独立董事比例和职工监事比例对它们的效率均无影响。
引用
收藏
页码:79 / 85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22 条
[1]   基于SFA与Malmquist方法的区域技术创新效率测度与影响因素分析 [J].
王锐淇 ;
彭良涛 ;
蒋宁 .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10, 31 (09) :121-128
[2]   国有企业改制政策效果的实证分析——基于双重差分模型的估计 [J].
李楠 ;
乔榛 .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10, 27 (02) :3-21
[3]   国有企业的双重效率损失与经济增长 [J].
刘瑞明 ;
石磊 .
经济研究, 2010, 45 (01) :127-137
[4]   国有和私营工业企业的相对效率研究 [J].
宋来 ;
常亚青 .
工业工程与管理, 2009, 14 (04) :122-126+142
[5]   企业生产率增长及来源:创新还是需求拉动 [J].
刘小玄 ;
吴延兵 .
经济研究, 2009, 44 (07) :45-54
[6]   区域技术效率影响因素实证研究——以浙江为例 [J].
徐琼 .
经济论坛, 2009, (13) :74-77
[7]   中国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水平研究 [J].
袁堂军 .
经济研究, 2009, 44 (06) :52-64
[8]   大股东持股对管理者过度在职消费行为的治理研究 [J].
罗进辉 ;
万迪昉 .
证券市场导报, 2009, (06) :64-70
[9]  
国有企业效率、产出效应与经济增长:一个分析框架和基于中国各省区的经验研究[J]. 黄险峰,李平.产业经济评论. 2009(01)
[10]   中国不同经济类型工业企业效率综合评析 [J].
王莲莲 ;
蒋毅一 .
江苏商论, 2009, (02) :127-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