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一世纪大学生的培育理念与人文素养教育:通识与专业教育的融合

被引:38
作者
黄俊杰
机构
[1] 台湾大学历史系
关键词
价值观; 全球化; 本土化; 经典教育; STS课程; 东亚文化传统;
D O I
10.19355/j.cnki.1671-9468.2006.03.004
中图分类号
G640 [高等教育理论];
学科分类号
040106 ;
摘要
本文首先分析二十一世纪所出现的信息化与全球化的生活方式以及知识经济时代等三大局势,指出新世纪大学生的培育理念有三:促进“传统”与“现代”的对话、加强“科技”与“人文”的互动、强化全球视野与本土文化的融合。从上述三大教育理念出发,作者提出以下三项教育策略:第一,提倡经典教育,以引导大学生的生命重新与传统文化接触,奠定未来开创新局的文化资源,这是“返本以开新”的教育策略;第二,因应“科技”与“人文”断裂的状态,在大学教育过程中,加强开授贯通“科学、技术与社会”(STS)等领域的课程,以引导学生对现代科技发展中的人文社会问题进行深入分析,使通识教育精神融渗于专业教育之中,从而培育二十一世纪具有批判思考与原创能力的新知识分子;第三,经由优质的东亚人文传统相关课程之引导,而跃入悠久的东亚文化价值传统之中,建立新时代东亚知识青年的价值体系,从而在西方“文化霸权”的支配之下,挺立东亚知识分子的价值观点与立场。
引用
收藏
页码:19 / 25+188 +188-189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2 条
[1]  
台湾是否需要世界一流大学? .2 陈维昭. 台大校讯 . 2004
[2]  
Academic capitalism: Politics, policies and the entrepreneurial university .2 Slaughter S,Leslie L. The John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 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