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脑梗死患者血小板膜表面P-选择素与纤维蛋白原受体的临床意义

被引:7
作者
张学勤
王阳
秦朝晖
朱静
王薇
丁宁
机构
[1]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神经内科
[2]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中心实验室
关键词
脑梗死; 血小板活化; 血小板膜表面P-选择素; 纤维蛋白原受体;
D O I
10.15932/j.0253-9713.2005.02.011
中图分类号
R743.3 [急性脑血管疾病(中风)];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探讨脑梗死急性期血小板活化在血栓形成中的作用。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脑梗死患者全血标本血小板膜表面P-选择素(CD62P)与纤维蛋白原受体(FIB-R)的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脑血栓形成组(例及腔隙性梗死组(例于发病后43)47)1~3d内CD62P与FIB-R的表达(阳性细胞百分率)均有显著性增高。脑血栓形成组FIB-R表达增加明显高于腔隙性梗死组,至病程第日7FIB-R表达增高仍有显著性差异。两患者组中发病前服用阿司匹林与否未见对检测结果有显著影响。结论脑血栓形成与腔隙性梗死急性期均存在血小板活化;阿司匹林对血小板膜表面表达CD62P及FIB-R无影响。
引用
收藏
页码:92 / 94
页数:3
相关论文
empty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