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现代奥林匹克的复兴看中国竞技武术的奥林匹克之旅

被引:30
作者
戴国斌
机构
[1] 上海体育学院研究生部在读博士生
关键词
奥林匹克; 竞技武术; 现代化; 全球化;
D O I
10.13598/j.issn1004-4590.2003.03.006
中图分类号
G852 [中国武术];
学科分类号
040304 ;
摘要
本文运用比较法、个案研究法等,从现代奥林匹克复兴的分析中,提出了中国竞技武术在进入奥林匹克大家庭中应该予以重视的一系列策略:(1)武术进入奥运会,不仅仅是技术层面的工作,而应该是对武术全方位的更新;为此,一方面应发掘武术“和谐、和平、完美”的文化内核,另一方面要保持武术现代化“离异”和“回归”的合理张力。(2)把握武术本质特征,用“奥卡姆剃刀”对传统武术技击进行“削枝强干”式文化手术,并根据技术简化和规范的要求,寻求武术技击现代发展的新突破。(3)在武术全球化中应积极扬弃武术现代化中出现的异化——标准化和形式化,克服对武术竞技“裁判导向”认知方式的片面性,形成具有中国民族特色、“观众导向”的武术发展新思路。(4)培养与武术全球发展相应的国际气度,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形成多方合作长期发展的武术全球发展模式。
引用
收藏
页码:19 / 22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武术技击观的“解咒” [J].
戴国斌 .
体育与科学, 2002, (01) :12-14+11
[2]   体悟:对武术的解释 [J].
戴国斌 .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2001, (01) :61-63
[3]   武术与奥运会 [J].
李杰 .
体育文史, 2000, (05) :8-9
[4]   跨世纪武术发展战略——1999年全国武术论文报告会综述 [J].
吴恒洁 .
体育文史, 2000, (01) :61-62
[5]   中国武术在世界体育中的地位透视 [J].
丕相 ;
王震 .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1998, (03) :64-67
[6]  
西方哲学简史[M]. 北京大学出版社 , 赵敦华著, 2000
[7]  
奥林匹克学[M]. 高等教育出版社 , 《奥林匹克学》编写组[编], 1999
[8]  
离异与回归[M]. 湖南人民出版社 , 章开沅著, 1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