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厶”字的象意特点及几个证明

被引:12
作者
范德茂
吴蕊
机构
[1] 山东大学图书馆
[2] 山东大学图书馆 山东 济南
[3] 山东
关键词
象意造字法; 象意文字; 形象; 人鼻侧形;
D O I
10.16346/j.cnki.37-1101/c.2002.03.023
中图分类号
H121 [古文字];
学科分类号
060108 ; 060202 ;
摘要
唐兰先生的“三书说”,比之东汉许慎的“六书说”更加贴近造字之初的实际情况。象意造字法是象形造字法的开创性发展。象意文字有的就是一种形象,但是,它的特点是在形象以外即字形以外有着自己独特的内涵。正是因为象意文字为抽象概念的造字提供了一个广阔的空间,才没有使汉字像其他古文字一样,被纯表音的字母文字所取代。古“厶”字就是一个象意文字,与它有关的几个字也说明了这一点。
引用
收藏
页码:109 / 112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积微居小学金石论丛.[M].杨树达著;.中华书局.1983,
[2]  
古文字类编.[M].高明编;.中华书局.1980,
[3]  
中国文字学.[M].唐兰 著.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