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南江孜盆地下白垩统硅化层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成矿意义

被引:6
作者
付伟
周永章
杨志军
聂凤军
李文
何俊国
李振清
胡朋
机构
[1] 中山大学地球环境与地球资源研究中心
[2]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
关键词
西藏; 硅化; 钠长石; 微量元素迁移; 稀土元素; 锑矿;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36 [地层与成矿];
学科分类号
摘要
西藏南部江孜盆地的下白垩统地层为一套浊积海底扇沉积序列。在沙拉岗一带, 这套地层中发育一段明显的硅化层。矿物学和岩石地球化学分析表明: 硅化层主要由硅化程度不等的硅化泥岩和硅化灰岩组成, 其矿物组成单调,主要包括石英、低温钠长石和被交代残余的方解石; 硅化泥岩的地球化学特征以继承原岩为主, 而硅化灰岩则受硅化流体改造的程度较大; 硅化灰岩中的微量元素随着硅化程度的递进表现出4种类型的迁移规律, 硅化灰岩的w(∑REE)和w(LREE) /w(HREE)等指标均与硅化程度成正相关关系。综合这些特征表明, 参与硅化层发育的流体可能是一种富SiO2 的偏碱性中低温热流体, 它的活动导致了硅化层的发育并可能和该区内锑矿的产生具有直接的成因联系。
引用
收藏
页码:267 / 273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6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