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吸烟行为的预防与干预

被引:25
作者
方晓义
林丹华
机构
[1] 北京师范大学发展心理研究所
[2] 北京师范大学发展心理研究所 北京
[3] 北京
关键词
青少年; 吸烟行为; 预防; 干预;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432 [中国青年、学生运动与组织];
学科分类号
0302 ;
摘要
以两所普通中学的 573名初一、初二、高一和高二的学生为被试 ,随机将每个年级的两个班分成干预组和控制组 ,干预组接受名为“远离香烟”(SAFT)的预防和干预方案 ,方案包括四个成分 :即健康教育、识别并抵制同伴压力、大众媒体影响以及吸烟认知 ,以达到延缓或减少青少年吸烟行为的目的。方案共包括 7次活动 ,每次 45分钟 ,每周开展一次活动 ,共持续 7周。结果发现 :(1 )干预组后测中的上个月吸烟行为比前测降低了 5 .2 % ,而控制组后测吸烟行为则上升了 2 .3 %。同样的趋势表现在不同性别、不同年级的青少年身上 ;(2 )预防和干预方案对减少干预组偶尔吸烟者的吸烟行为尤其有效 ;(3)在吸烟认知的转变上 ,干预组后测比前测更显著或接近显著地反对吸烟会带来友谊和形象等方面的好处 ,更赞同吸烟的危害性。而控制组则正相反 ;(4)方案可以有效地提高干预组的抵制技能 ;(5)在所有的干预成分中 ,只有后测吸烟与友谊的认识以及吸烟危害认识可以显著地预测干预组青少年的后测吸烟行为 ,而没有一个变量可预测控制组后测吸烟行为 ;(6)预防和干预条件通过后测吸烟好处、吸烟危害认识间接地对青少年后测吸烟行为产生影响
引用
收藏
页码:379 / 386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云南中学生预防及控制吸烟项目中期效果评估 [J].
田丽春 ;
熊世杰 .
中国学校卫生, 2000, (03) :180-181
[2]   中学生吸烟现状及相关因素分析 [J].
钱跃升 ;
武轶农 ;
于文平 ;
侯家祥 .
中国学校卫生, 1999, (02) :97-98
[3]   青少年的吸烟行为 [J].
方晓义 .
心理学动态, 1998, (04) :39-42+56+35+20
[4]   中小学生吸烟状况及行为干预措施研究 [J].
巫朝根 .
预防医学情报杂志, 1997, (04) :18-22
[5]   职业高中生吸烟认知调查 [J].
解琴 ;
童旭华 .
中国学校卫生, 1997, (05) :331-331
[6]   中学生吸烟动机分析及控烟措施 [J].
李翘 .
中国学校卫生, 1997, (02) :97-97
[7]   青少年吸烟及其相关因素的研究 [J].
方晓义,李晓铭,董奇 .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1996, (02) :77-80
[8]  
江西省和日本中学生吸烟状况的调查和比较[J]. 梅家模,蓑轮真澄,袁辉,尾峙米厚.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1993 (02)
[9]  
健康心理学[M].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 (美)PhillipL.Rice著, 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