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世纪下半叶西方国家刑法改革与少年刑事司法

被引:8
作者
谢锡美 [1 ]
辛晓伶 [2 ]
机构
[1] 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2] 甘肃政法学院
关键词
刑法改革; 最后手段性; 反应; 少年刑事司法制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14 [刑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4 ; 030609 ;
摘要
刑法的最后手段性观念和合理地组织对犯罪反应观念是二十世纪下半叶兴起的西方国家刑法改革最具影响力的内容,在这两个观念影响下出现的非犯罪化、非刑罚化、非诉讼化思想,在少年刑事司法制度中得到了充分的实现,并成为西方国家合理地组织对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反应方式的重要组成部分,此后西方国家在对少年违法犯罪反应方式上进行了一系列的创新,对这些新出现的反应手段可以概括为两类:一类是司法外处置措施;另一类是司法内处置措施。
引用
收藏
页码:13 / 19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西方国家刑事和解理论与实践介评 [J].
刘凌梅 .
现代法学, 2001, (01) :152-154
[2]   欧美犯罪及行刑动向 [J].
陆青 .
国外法学, 1987, (02) :34-37
[3]   刑罚在预防犯罪中的作用 [J].
A·伊格纳托夫 ;
П·奥西波夫 ;
嘉达 .
国外法学, 1984, (04) :10-12
[4]  
马克昌著.比较刑法原理[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
[5]  
[张潘仕主编],中国青少年犯罪研究会编.中国青少年犯罪研究年鉴[M].北京:中国方正出版社,2002
[6]  
康树华主编,中国犯罪学研究会未成年人法制教育专业委员会组织编写.预防未成年人犯罪与法制教育全书[M].北京:西苑出版社,1999
[7]  
(德)威廉·冯·洪堡(WilhelmVonHumboldt)著,林荣远,冯兴元译.论国家的作用[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8]  
(美)伯尔曼(Berman,HaroldJ.)著,梁治平译.法律与宗教[M].北京:三联书店,1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