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量麦草还田和不同施氮量对水稻的影响

被引:1
作者
罗明 [1 ]
庄义庆 [1 ]
鲁荣 [2 ]
机构
[1] 江苏省镇江市农林局
[2] 江苏省句容市农业局
关键词
水稻; 全量麦草还田; 氮肥; 产量; 特性;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1 [稻];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通过研究3种施氮量、2种稻作方式对2个常规粳稻产量及其群体发育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全量麦草还田处理的产量、成熟期LAI、成穗率、总颖花量、孕穗后群体茎蘖数随施氮量的增加呈先增后减的趋势,以武运粳7号施氮270kg/hm2的产量水平最高,与其他处理间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麦草不还田处理的产量、LAI、成穗率、总颖花量、群体茎蘖数、高峰苗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且以300kg/hm2处理的产量水平较高。采用240kg/hm2和270kg/hm2施氮水平时,全量麦草还田处理的产量、成穗率、总颖花量显著高于麦草不还田处理,但施用300kg/hm2处理则相反。因此,可以在生产上推广应用全量麦草还田方法。
引用
收藏
页码:522 / 526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麦草还田直播水稻扬辐粳8号的生长发育特性 [J].
张洪熙 ;
戴正元 ;
陈秀兰 ;
赵步洪 ;
谭长乐 ;
季红娟 ;
王宝和 ;
周长海 .
江苏农业科学, 2007, (01) :4-7
[2]   水稻高产技术的新发展——精确定量栽培 [J].
凌启鸿 ;
张洪程 ;
丁艳锋 ;
张益彬 .
中国稻米, 2005, (01) :3-7
[3]   秸秆还田的效应及影响因素 [J].
徐国伟 ;
常二华 ;
蔡建 .
耕作与栽培, 2005, (01) :6-9
[4]   超高茬麦田套播水稻轻型培技术及其应用 [J].
杜永林 ;
黄银忠 .
耕作与栽培, 2004, (01) :7-9+25
[5]   施氮量对杂交稻两优培九产量、品质及吸氮特性的影响 [J].
张洪程 ;
王秀芹 ;
戴其根 ;
霍中洋 ;
许轲 .
中国农业科学, 2003, (07) :800-806
[6]   稻麦秸秆全量还田对作物产量和土壤的影响 [J].
钟杭 ;
朱海平 ;
黄锦法 .
浙江农业学报, 2002, (06) :42-45
[7]   超高产水稻的干物质生产特性研究 [J].
杨惠杰 ;
李义珍 ;
杨仁崔 ;
姜照伟 ;
郑景生 .
中国水稻科学, 2001, (04) :26-31
[8]   苏南稻麦两熟区秸秆全量机械还田的效果与技术 [J].
顾志权 ;
钱卫飞 ;
陆建华 ;
李庆康 ;
赵强基 .
江苏农业科学, 2000, (06) :46-48
[9]   高产水稻品种的物质生长特性 [J].
杨从党 ;
周能 ;
袁平荣 ;
贺庆瑞 ;
应继锋 ;
杨洪 ;
杨高群 .
西南农业学报, 1998, (S3) :90-95
[10]   略论提高水稻成穗率的意义和途径 [J].
徐家宽 ;
潘国璋 ;
王长大 ;
盛国民 ;
吴新生 .
中国稻米, 1996, (04) :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