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黄芩中新黄酮成分的结构研究

被引:8
作者
胡碧煌
刘永漋
机构
[1] 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资源开发研究所
[2] 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资源开发研究所 北京
[3] 北京
关键词
滇黄芩; 黄酮类化合物; 滇黄芩新甙[(2S)-2′,5,6′-三羟基-7-甲氧基双氢黄酮-2′-O-β-D-葡萄吡喃糖甙]; (2R,3R)-2′,3,5,7-四羟基双氢黄酮;
D O I
10.16438/j.0513-4870.1989.03.008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从唇形科植物滇黄芩Scutellaria amoena C.H.Wright的根中分得八种黄酮类成分(Ⅰ~Ⅷ)。经理化常数测定、光谱分析和化学反应证明,Ⅰ和Ⅱ为新化合物,其结构分别为(2S)-2′,5,6′-三羟基-7-甲氧基双氢黄酮-2′-O-β-D-葡萄吡喃糖甙(Ⅰ)和(2 R,3 R)-2′,3,5,7-四羟基双氢黄酮(Ⅱ);其余六种为已知化合物,分别鉴定为(2S)-5,7,8-三羟基双氢黄酮(Ⅲ)、(2S)-2′,5,6′,7-四羟基双氢黄酮(Ⅳ)、(2 R,3 R)-2′,3,5,6′,7-五羟基双氢黄酮(Ⅴ)、2′,5,6′,7-四羟基黄酮(Ⅵ)、去甲汉黄芩素(Ⅶ)和千层纸甲素(Ⅷ),此六种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得到。
引用
收藏
页码:200 / 206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 条
[1]  
Carbon-13 NMR studies of flavonoids-Ⅲ. Markham KR, et al. Tetrahedron . 1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