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及邻区中生界——新的油气勘探领域

被引:11
作者
刘宝明 [1 ]
刘海龄 [2 ]
机构
[1] 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研究中心
[2]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边缘海地质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油气; 中生界; 南海;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在对大量地震资料长期解释基础上,通过与南海周边邻区资料的类比,从南海地质构造演化背景、中生界地震反射结构特征、地层划分对比等多方面阐述了南沙海域发育中生代地层的地质背景及其地质时代归属问题,由陆及海,对比了该海域钻录井第一手资料与周边已钻遇的中生界钻井资料,指出白垩系烃源岩是一套有机质含量较高,以II2、III型干酪根为主的生气源岩,可形成多种油气藏类型,探讨了南沙海域及其周边中生界白垩系的油气勘探前景,为该海域中生界的油气勘探提供了依据,对拓宽我国东南近海盆地乃至华南陆间盆地前新生界新领域的油气勘探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引用
收藏
页码:105 / 109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粤东和南海东北部陆坡区中生界及烃源岩特征 [J].
钟广见 ;
易海 ;
林珍 ;
金华峰 ;
刘振湖 .
新疆石油地质, 2007, (06) :676-680
[2]   南沙海区中生界岩相分布及构造特征 [J].
刘海龄 ;
谢国发 ;
阎贫 ;
刘迎春 ;
郑红波 .
海洋与湖沼, 2007, (03) :272-278
[3]  
Southeastern extension of the Red River fault zone (RRFZ) and its tectonic evolution significance in western South China Sea[J]. LIU Baoming1,2,3, XIA Bin1, LI Xuxuan1,3, ZHANG Minqiang1,3, NIU Binhua2, ZHONG Lifeng1, JIN Qinghuan1,4 & JI Shaocheng1,5 1. Key Laboratory of Marginal Sea Geology and Resources,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Guangzhou 510640, China;2.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 (Beijing), Beijing 100083, China;3. Research Center of Science & Technology Department, CNOOC, Beijing 1
[4]   基岩潜山是渤海天然气勘探的重要领域 [J].
张国良 ;
邓辉 ;
李颖 ;
冯金奎 ;
不详 .
中国海上油气 , 2004, (04) :7-14
[5]   南海前新生代基底与东特提斯构造域 [J].
刘海龄 ;
阎贫 ;
张伯友 ;
丘学林 ;
夏斌 .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2004, (01) :15-28
[6]   礼乐盆地地层发育特征及其与油气的关系 [J].
张莉 ;
李文成 ;
曾祥辉 .
石油实验地质, 2003, (05) :469-472+480
[7]   珠江口盆地东部和台湾西部海域中生界地质构造特征 [J].
林鹤鸣 ;
郝沪军 .
中国海上油气地质., 2002, (04) :14-20
[8]   台西南盆地和北港隆起的中生界及其沉积环境 [J].
周蒂 .
热带海洋学报, 2002, (02) :50-57
[9]  
南沙中部海域北康盆地重、磁异常解释[J]. 林珍.南海地质研究. 2002(00)
[10]   前新生代海相残留盆地 [J].
刘光鼎 .
地球物理学进展, 2001, (02)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