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血因子Ⅴ在重型肝炎患者中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12
作者
邹正升
刘志国
陈菊梅
邢汉前
毛远丽
李保森
辛绍杰
游绍莉
荣义辉
机构
[1] 解放军第三○二医院感染二科,解放军第三○二医院感染二科,解放军第三○二医院感染二科,解放军第三○二医院感染二科,解放军第三○二医院感染二科,解放军第三○二医院感染二科,解放军第三○二医院感染二科,解放军第三○二医院感染二科,解放军第三○二医院感染二科北京,北京,北京,北京,北京,北京,北京,北京,北京
关键词
肝炎; 预后; 因子Ⅴ; 凝血酶原;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575.1 [肝炎];
学科分类号
1002 ; 100201 ;
摘要
目的 了解凝血因子Ⅴ (Ⅴ因子 )在重型肝炎预后因素中的作用及其在临床诊断标准中的意义。方法 通过比浊法对 5 8例重型肝炎患者进行了 12 9例次Ⅴ因子活性检测 ,并与同期凝血酶原活动度 (PTA)水平进行对比研究 ;以SPSS及SDAS软件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发生重型肝炎时Ⅴ因子和PTA水平分别为 15 3%± 9 7%及 2 3 5 %± 10 0 % ,随着病情的加重Ⅴ因子或PTA水平逐渐降低 ,病死率均逐渐升高 ,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 (P =0 0 0 0 ) ;死亡者Ⅴ因子及PTA水平逐步迅速降低 ,而存活者则逐渐升高。在病情加重或恢复时 ,PTA较Ⅴ因子先下降或先上升 ;在 14例 (2 4 14 % )出现肝性脑病的患者中 ,10例 (92 86 % )在病程终末期出现 ,远晚于Ⅴ因子水平下降的时间 ;通过分析可知 ,Ⅴ因子水平与PTA水平高度相关 (相关系数 0 812 ) ,临床测定值基本一致。结论 Ⅴ因子水平可作为重型肝炎预后的一个重要预后因素 ,较PTA水平更为特异。因此 ,同时测定PTA及Ⅴ因子水平 ,可以更早地、更准确地诊断重型肝炎 ;同时应加强重型肝炎患者Ⅴ因子的检测及重视Ⅴ因子在作为肝衰竭患者行肝移植术时的主要筛选指标的研究
引用
收藏
页码:75 / 77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1 条
[1]   重型肝炎的预后判断 [J].
巨立中,张玲霞,张战红,皇甫玉珊,张伟,王慧芬,安景惠 .
中华肝脏病杂志, 1996, (02) :107-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