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性服务与传统农业:改造抑或延续——基于四川省501份农户家庭问卷的实证分析

被引:28
作者
董欢 [1 ]
郭晓鸣 [2 ]
机构
[1] 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2]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
关键词
传统农业; 生产性服务; 现代农业; 农机作业服务;
D O I
10.16158/j.cnki.51-1312/f.2014.06.006
中图分类号
F719 [服务业];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1202 ; 120202 ; 0202 ;
摘要
考察生产性服务是否有助于把弱小的传统农业部门改造成为一个高生产率的产业部门,显然不能仅仅以其在农业发达区域的实际进展来简单概括和评价。本文主要从农机作业服务引进的决策模型、替代领域及农业形态发生的变化等角度,对我国传统农业中生产性服务的引进情况进行分析。研究结论表明,要发挥生产性服务改造传统农业的作用,必须依赖于农村内部基础性生产条件的重大改善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培育生成,以及农村外部城乡社会保障制度的并轨和城乡土地等生产要素的自由平等流动等政策支持。如果缺乏这些条件,传统农业中生产性服务的引进更可能会对粗放经营形成事实上的变相支持,进而产生延续分散小规模农户经营方式的不利影响,而非对传统农业的实质性改造。
引用
收藏
页码:84 / 90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瓶颈约束:豫省例证与政策选择 [J].
杜志雄 .
东岳论丛, 2013, 34 (01) :144-149
[2]   现代服务业改造传统农业的理论与实证研究——基于产业耦合的视角 [J].
潘锦云 ;
汪时珍 ;
李晏墅 .
经济学家, 2011, (12) :40-47
[3]   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模式、机制与政策研究 [J].
姜长云 .
经济研究参考, 2011, (51) :2-25
[4]   中国现代农业发展战略选择研究 [J].
郭晓鸣 ;
廖祖君 .
理论与改革, 2007, (05) :82-85
[5]   现代农业的基本特征与着力点 [J].
陶武先 .
中国农村经济, 2004, (03) :4-12+33
[6]   传统农业与现代化——传统农业与小农经济研究述评(上) [J].
叶茂 ;
兰鸥 ;
柯文武 .
中国经济史研究, 1993, (03) :107-122+143
[7]  
农业经济学[M]. 中国农业出版社 , 钟甫宁, 2011
[8]  
现代农业发展理论[M]. 中国农业出版社 , 罗必良, 2009
[9]  
农民经济组织[M]. 中央编译出版社 , (俄)А.恰亚诺夫(А.Чаянов)著, 1996
[10]  
改造传统农业[M]. 商务印书馆 , (美)西奥多·W.舒尔茨(TheodoreW.Schultz)著, 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