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吉林省玉米杂交种的遗传基础及对策

被引:8
作者
李长华
李凤任
宋连成
机构
[1] 四平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关键词
玉米杂交种; 配合力; 亲本; 组合力; 遗传基础; 品系(育种); 自交系; 玉米育种; 中晚熟; 播种面积; 种植面积; 吉林省;
D O I
10.16423/j.cnki.1003-8701.1992.01.009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正> 从60年代开始利用玉米杂交种至现在,吉林省玉米杂交种经历了三次更新:第一次,在1968年育成吉单101后,单交种种植面积逐年扩大。1976年推广面积达53万公顷,使玉米生产由双交种为主转向以单交种为主。全省玉米平均单产由每公顷1612.5公斤,提高到2850公斤。第二次,在1980年四单8审定推广后,单交种应用面积迅速增加。1985年全省单交种种植面积148.5万公顷,仅四单8推广面积就达89.8万公顷。使我省玉米平均单产由每公顷2850公斤提高到4725公斤。第三次,在1986年以后,开始引入推广丹玉13、中单2、铁单4(吉单131)等。1990年全省丹玉13种植面积30.6万公顷;中单2种植面积36万分顷;吉单131(铁单4)的种植面积62.8万公顷。使我省玉米单产水平由1985年每公顷4725公斤,提高到1990年的6892.5公斤(上述均包括栽培技术水平的提高和化肥施用量增加等因素)。1980年以
引用
收藏
页码:35 / 40
页数:6
相关论文
empty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