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芝麻杂种优势研究

被引:14
作者
乐美旺 [1 ]
曹开蔚 [2 ]
张冬仙 [1 ]
汤洁 [1 ]
饶月亮 [1 ]
周红英 [1 ]
机构
[1] 江西省农业科学院旱作物研究所
[2] 江西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
关键词
黑芝麻; 杂种优势; 雄性核不育系; 产量构成性状; 相关分析;
D O I
10.19386/j.cnki.jxnyxb.2006.01.001
中图分类号
S565.3 [芝麻(脂麻)];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研究了黑芝麻两系杂种F1产量的超亲(父本)优势,其范围为-7.59%61.22%,平均优势达31.05%,杂种F1产量及其构成性状的平均优势大小依次为单株产量>单株有效蒴数>千粒重>每蒴粒数。杂种F1产量与果轴长度及产量构成性状呈极显著正相关,与株高和生育期呈显著相关。亲子(杂种F1与父本)间的关系密切程度则表现为单株有效蒴数>单株产量>千粒重>每蒴粒数。
引用
收藏
页码:1 / 5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芝麻杂种优势利用研究概述 [J].
屠礼传 .
河南农业科学, 1998, (02) :12-14
[2]   芝麻雄性核不育两系制种效果的研究 [J].
王文泉,郑永战,柳家荣,屠礼传,梁秀银 .
中国油料, 1995, (01) :12-15
[3]   芝麻基因雄性不育系的研究 [J].
屠礼传,梁秀银,王文泉,郑永战,柳家荣 .
华北农学报, 1995, (01) :34-39
[4]   芝麻杂种优势利用途径的研究 [J].
陈和兴 ;
赵应忠 .
湖北农业科学, 1993, (02) :9-10
[5]   核不育芝麻小孢子败育机理的细胞学研究 [J].
高鸿善 ;
柳家荣 ;
屠礼传 .
作物学报, 1992, (06) :425-428+483
[6]   对现引进芝麻雄性不育系的评估 [J].
詹英贤 .
世界农业, 1992, (01) :31-31
[7]   芝麻杂种优势及其利用的研究 化学杀雄及其机制 [J].
詹英贤 ;
周向臣 ;
李玉荣 ;
刘书凯 .
中国农业科学, 1991, (01) :34-41+101
[8]   芝麻杂种优势研究 [J].
屠礼传 ;
柳家荣 ;
梁秀银 .
中国油料, 1988, (02) :10-14
[9]  
杂交芝麻[M]. 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 翟志席, 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