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菜籽脱毒的研究——自动酶解法

被引:8
作者
何再庆
机构
[1] 商业部粮油食品研究中心
关键词
菜籽粕; 饲用; 投资; 财政管理; 芥子酶; 酶解法; 脱毒; 中华人民共和国;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对菜籽脱毒的研究在近十年来一直很受国内有关人士的重视,并在“六五”和“七五”期间研究成功一些菜籽脱毒方法,如:固体发酵法,化学添加剂法和水萃取法等。然而由于这些方法在工艺和投资等方面的原因,使之到目前为止还无法得到推广应用,从而造成了脱毒方法不少,菜籽粕饲用率不高的局面。本研究是通过对中国菜籽中芥子酶和芥子甙特性的研究,根据菜籽自动酶解法的基本原理,找到了一种脱毒时间短,工艺简单和投资少的脱毒方法,该方法可利用目前浸出油厂的现有设备,在油的制取过程中一次完成菜籽的脱毒,在小试中,自动酶解2.5小时,产品的脱毒率便可达到90~95%,其含毒量降到了国外双低菜籽粕含毒量以下。
引用
收藏
页码:25 / 29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2 条
[1]  
A thiourea-UV assay for total glucosinolate content in rapeseed meals[J] . L. R. Wetter,C. G. Youngs.Journal of the American Oil Chemists’ Society . 1976 (4)
[2]  
Sulfur content of rapessed oils[J] . J. K. Daun,F. W. Hougen.Journal of the American Oil Chemists Society . 1976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