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双河油田Ⅳ层系沉积微相特征研究

被引:5
作者
王洪辉
郑志宏
机构
[1] 成都理工学院石油系!成都
[2] 冶金部山东地勘局一队
关键词
沉积微相; 特高含水期; 古近系(老第三系); 层系; 双河油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对双河油田 1 - 3层系储层河控扇三角洲沉积微相进行了细分研究。研究区可分为水下分流河道、河口砂坝、前缘席状砂、远砂坝、前扇三角洲泥共五种沉积微相 ,不同的微相见于不同钻井中的不同流动单元中。研究区可作为储层的砂体主要为水下分流河道砂体、河口坝砂体、前缘席状砂砂体及远砂坝砂体。不同类型的砂体由于其形成环境不同 ,其物性和分布有较大差异。沉积微相明显地控制着储层的物性和平面展布。从整个层系看前缘席状砂微相始终控制着剩余油储量 ,应作为挖潜的重点之一。
引用
收藏
页码:131 / 136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河南双河油田Ⅳ1-3层系微型构造研究 [J].
王洪辉 ;
王岩 .
成都理工学院学报, 1999, (04) :418-422
[2]   湖盆砂体类型 [J].
吴崇筠 .
沉积学报, 1986, (04) :1-27
[3]   泌阳凹陷双河水下冲积扇的沉积特征 [J].
朱水安 ;
李纯菊 ;
陈永正 ;
高玉荣 .
石油学报, 1983, (01) :11-16
[4]   湖盆三角洲分类的探讨 [J].
裘亦楠 ;
肖敬修 ;
薛培华 .
石油勘探与开发, 1982, (01) :1-11
[5]   湖盆水下冲积扇——一个找油的新领域 [J].
孙永传 ;
郑浚茂 ;
王德发 ;
李蕙生 .
科学通报, 1980, (17) :799-801
[6]  
扇三角洲模式[M]. 石油工业出版社 , 王寿庆著, 1993
[7]  
湖泊沉积体系与油气[M]. 科学出版社 , 周书欣等编著, 1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