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陪审团制度价值的再思考

被引:3
作者
张志伟
机构
[1] 华南师范大学法律系
基金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
关键词
刑事陪审团制度; 优先价值; 公民自由; 民主主义; 法治主义;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15.3 [刑事诉讼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6 ; 030609 ;
摘要
由于陪审团分割了法官的审判权,陪审团代表的民主主义正义观与法官代表的法治主义正义观有时就存在着冲突,二者的冲突通过合理配置陪审团的权力解决。刑事陪审团在个案中的无罪裁决具有终局效力,有否决法律适用的功能,使法治主义在个案中让位于民主主义,防止法律在个案中变成危害公民自由的恶法。但陪审团作出的有罪裁决不具有终局效力,需要经过法治主义的检测,这样可以防止危害公民自由的民主暴政发生。从陪审团的权力配置可以看出,陪审团制度虽是一项民主制度,但却以保护公民自由为优先价值目的,而并非司法民主。
引用
收藏
页码:110 / 115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人权视角下的被告人刑事陪审选择权 [J].
谢安平 .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2011, (04) :65-69
[2]   陪审团移植的成败及其启示——以法国为考察重心 [J].
易延友 .
比较法研究, 2005, (01) :87-100
[3]   略论美国陪审团审判的民主意义——兼谈我国人民陪审员制度的现实命运 [J].
叶立周 ;
任广浩 .
社会科学论坛, 2004, (04) :33-38
[4]   陪审制度与民主政治 [J].
罗时贵 .
广西社会科学, 2003, (05) :92-94
[5]   司法公正与公民的参与 [J].
熊秋红 .
法学研究, 1999, (04) :47-64
[6]  
英国司法制度史[M]. 清华大学出版社 , 程汉大, 2006
[7]  
陪审制度与辩诉交易[M]. 中国检察出版社 , 陈碧, 2006
[8]  
政治学[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古希腊)亚里士多德(Aristotle)著, 2003
[9]  
论经济与社会中的法律[M].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 (德)马克斯·韦伯(MaxWeber)著, 1998
[10]  
程序、正义与现代化[M].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 宋冰编, 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