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经济增长的地区趋同性及其路径分析——基于扩展的积累增长模型实证研究

被引:15
作者
张焕明
机构
[1] 安徽财经大学统计学系安徽蚌埠
关键词
积累增长模型; 经济增长; 地区趋同;
D O I
10.16538/j.cnki.jfe.2005.06.002
中图分类号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学科分类号
0701 ; 070104 ;
摘要
文章在分析传统的积累增长模型的基础上,引入了边干边学、受教育水平、技术水平、后发能力等非价格因素的变量,提出了一个扩展的积累增长模型的分析方法,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地区性、趋同性及路径进行了实证分析。主要结论为:我国东、中、西部地区内部各省份的经济增长存在明显的趋同性,而全国各省份也存在趋同性;三个地区与全国各省份的经济增长趋同路径的相似之处在于,劳动力受教育程度、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而不同之处在于,实际产出的积累、进出口价格指数、居民收入等因素的作用方向与程度不尽相同。
引用
收藏
页码:16 / 27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中国经济增长模型的设定:1952—1998 [J].
舒元 ;
徐现祥 .
经济研究, 2002, (11) :3-11+63
[2]   我国农村居民消费水平地区性差异的实证分析 [J].
张焕明 .
经济科学 , 2002, (05) :72-77
[3]   包含制度因素的中国经济增长模型及实证分析 [J].
王文博 ;
陈昌兵 ;
徐海燕 .
统计研究, 2002, (05) :3-6
[4]   外商直接投资、地区差异与中国经济增长 [J].
王成岐 ;
张建华 ;
安辉 .
世界经济, 2002, (04) :15-23+80
[5]   所有制变化与经济增长和要素效率提升 [J].
刘伟 ;
李绍荣 .
经济研究, 2001, (01) :3-9+93
[6]   中国地区经济增长的趋同与差异——对西部开发战略的启示 [J].
蔡昉 ;
都阳 .
经济研究, 2000, (10) :30-37+80
[7]   国家经济持续增长的主要因素分析 [J].
梁昭 .
世界经济, 2000, (07) :50-56
[9]   一个中国各地区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 [J].
丁琳 ;
陈平 .
经济科学, 1998, (04) :47-55
[10]   东亚经济增长的源泉与展望 [J].
刘遵义 ;
汪同三 .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1997, (10) :88-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