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盆地上三叠统延长组浊沸石的形成机理、分布规律与油气关系

被引:145
作者
杨晓萍
裘怿楠
机构
[1] 中国矿业大学
[2] 中国石油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科学研究院
关键词
浊沸石; 延长统; 鄂尔多斯盆地;
D O I
10.14027/j.cnki.cjxb.2002.04.015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长 6储层中广泛分布浊沸石胶结物 ,包体测温结果表明其形成温度在 6 0~ 70℃之间 ,主要形成于早成岩阶段B期。浊沸石形成以后 ,有机质脱羧作用形成的有机酸对其溶蚀 ,并形成大量次生孔隙。勘探结果证实延长统找到的油藏大部分都聚集在这些浊沸石次生孔隙中。因此 ,关于浊沸石胶结物的形成机理及分布规律研究对延长组油气藏的成藏机理 ,以及油气富集规律研究非常重要。本文从沉积微相研究入手 ,通过野外露头、岩心及铸体薄片、包裹体测温、扫描电镜、电子探针等分析 ,研究浊沸石的形成机理、分布规律以及与沉积微相的关系 ,从而达到通过沉积微相的展布特征来预测浊沸石分布规律。最后通过研究浊沸石次生孔隙的发育特征 ,预测油气藏的分布
引用
收藏
页码:628 / 632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2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