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公共就业服务均等化问题研究

被引:25
作者
麻宝斌
董晓倩
机构
[1] 吉林大学行政学院
关键词
就业; 权利; 公共服务; 均等化;
D O I
10.16164/j.cnki.22-1062/c.2009.06.042
中图分类号
F249.21 [劳动力];
学科分类号
020207 ; 1202 ; 120202 ; 020106 ;
摘要
就业是民生之本、安国之策,是社会和谐的基础。以政府为主导的供给主体在提供公共就业服务过程中应遵循均等化原则,具体包括公共资源投入均等原则、就业机会平等原则和公民同等受益原则。现阶段,我国依然存在着公共资源投入不均、就业歧视普遍且严重、失业救助体制不健全等影响公共就业服务均等化的问题,需要通过推进公共就业服务法制化、完善促进公共就业服务均等化的公共财政制度、健全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和加强公共就业服务的绩效管理等措施加以改善。
引用
收藏
页码:82 / 87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我国人才就业公共服务管理现状、困境与出路 [J].
陈建辉 ;
孙一平 .
中国人才, 2008, (13) :15-17
[2]   失业者再就业行为差异分析 [J].
吴碧英 ;
吴晓琪 .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 (03) :58-62
[3]   我国人才就业公共服务供给体系的构成要素初探 [J].
魏艳春 .
中国人才, 2008, (07) :49-51
[4]   完善公共财政制度逐步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 [J].
安体富 .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 (03) :88-93
[5]   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建设与发展——问题分析与政策建议 [J].
李宏 .
北方经贸, 2007, (01) :12-13
[6]   澳大利亚公共就业服务模式 [J].
竺淑琴 .
中国劳动, 2006, (12) :27-29
[7]   完善我国就业公共服务体系的几点建议 [J].
陈建刚 .
中国行政管理, 2005, (05) :109-109
[9]  
中国就业歧视现状及反歧视对策.[M].蔡定剑; 主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
[10]  
中国的劳动就业歧视.[M].周伟等; 著.法律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