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P波波形资料测定中强地震震源过程的方法

被引:16
作者
姚振兴
郑天愉
曹柏如
王凯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
[2] 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 北京
[3] 北京
[4] 北京
关键词
体波波形反演; 震源过程; 理论地震图; 人机交互系统; 数字地震记录;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本文系统地介绍了综合利用不同震中距离范围(3°—90°)长周期P波波形,用理论地震图波形拟合和反演求解中强地震断层面解的原理和方法。根据地球介质对在不同震中距离范围的地震波的影响,将震中距离划分为:(1)区域地震范围(3°<△12°);(2)上地幔范围(15°<△<30°);(3)远场范围(30°<△<90°)。在不同的震中距离范围内采用了不同的简化地球模型。文中介绍了利用广义射线理论计算地球介质响应的方法,给出了适合中国大陆地壳上地幔结构的Pnl波与上地幔响应的数值例子。波形拟合采用试错法和线性反演方法。在反演求解过程中,误差函数是由观测记录与理论地震图的相关系数决定的,它强调波形间的拟合,但对地震波振幅的绝对大小不敏感。这个线性反演方法比较适合地震记录的实际情况。文章还扼要地介绍了基于上述方法建立的用P波波形资料测定中强地震震源过程的人机交互系统STEP-1的特点。
引用
收藏
页码:6 / 36
页数:31
相关论文
共 2 条
  • [1] 澜沧—耿马地震的震源机制研究
    王凯
    高莉萍
    姚振兴
    张受生
    [J]. 地球物理学报, 1991, (05) : 569 - 580
  • [2] Theory and appkication of synthetic seismograms,in Earthquakes:Observation,Theory and Interpretation,LXXXV Corso Soc .2 Helmbcrger,D.V. . 1983